第411章 :想家乡的时候,就去小料台吧 (第2/3页)
些重点项目中发挥才智。”
“只是觉得你们忙,你们还年轻不急,结果等到的却是这样的消息。”
翟达只能再度重复道:“抱歉。”
“不过这几天我也想通了哈工大自建国以来,理念就是为国育才,而不是为校育才,如果你们能带着学校的所学,投入到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中,又何必纠结在不在学校内呢.你正在做正确的事业,至少这一点我能确认。”
这其中的复杂感觉,大概只有王校长自己能体会了。
所以那日,两人在办公室里才聊着足足三个小时。
从最初的突兀,到后来的不舍,直至王校长沉下心来,为研究院未来的规划提出建议。
翟达对于选址的一些思考,也是从校长这里吸取的。
王校长拍了拍翟达的后背,好似拍打家里的后辈,一点小失望,尽数消散在这轻飘飘的几下动作中:
“所以啊做了决定就别多想了,以后合作的机会多着呢,产学合作、联合研发,也许你们在校外,反倒是对学校更有助益,说不得几年后,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哈工大‘东阳分校’的事情呢,哈哈哈,一切都有可能。”
很离谱的一个玩笑,王校长自己都想不到,东阳得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够格安一个哈工大分校
翟达点点头:“我一定好好努力.”
闲谈间,卢勤俭一行已经走出了到达出口,远远就看见了一老一少。
翟达上前一步:“卢部,好久不见。”
卢勤俭和二人握了握手:“王校长、翟总,好久不见。”
翟达见对方人员齐备,机场乱糟糟的不方便多聊,直接道:“我们去研究院聊吧。”
一行人出发去往了机械核心研究院,因为卢勤俭只有一天时间,所以就不去哈工大坐了。
熟悉的工业园,熟悉的九号楼,比起上半年那次,这里确实要拥挤了许多。
不过那种走入进来,看到那棵倒吊之树时的神清气爽感,还是一样的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来的科学院专家和企业技术代表,站在树冠下默默交出了自己的“卧槽”。
而第二声卧槽甚至没保留到二楼,看到一只巨大乌鸦落在翟达肩头后就交货了。
翟达摸了摸鸟头,一耸肩给小黑又赶走了,今日比较正式,没工夫凹造型。
“各位请跟我来。”
上楼后,研究院少部分人在门口等待迎接,大部分则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只是偶尔会忍不住朝这边张望过来。
毕竟是大佬考察,都比较好奇。
看到满满当当的研究院,卢勤俭也是感慨这里发展之快,上次来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号人,现在几乎满了。
你看,茶水间都站了七八号人啃水果,吃的多开心。
来之前他特意说过,除了碳化硅电机而来,但他也想了解一些“鸿图OS”的状况。
于是翟达叫来了程墨,给他了一个装逼的机会。
至于研究院搬迁、建厂、政策咨询的事情,不急。
先看看尖货,再去谈价格!翟达放在了最后,这件事也需要和卢部私聊才更加稳妥,此时人太多了。
程墨还是那副金装冷面精英的造型,头发一丝不苟,衣衫永远整齐,就连眼镜也从不倾斜哪怕1°C但依然经常用无名指去推.
其实翟达回忆起来这家伙以前没这么极端的,甚至还挺逗比的,但时移势易,每个人都在成长,在获得了成就后,各种原因助长了他爱装逼的性格
当然这个年龄若不自带一点“逼气”,确实不好管理上百号人。
程墨带着众人,在项目组的数个部门间开始游走,并根据不同部门,介绍着各个方向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