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各位脸上没有死相! (第3/3页)
不行。
目前来说,碳化硅项目组依靠天才们自身禀赋的补足,一段时间学习后最终良品率达到了70%左右(坑爹TEL设备拉低了许多)。
但这只是实验室级别制备,等量产时由工人操作还要降。
“良率不能光靠设备买回来,真金白银砸下去才进行实验,量产前就要尽可能优化工艺和工序,当然设备优化也很重要,再之后才是投产,不过你放心,我上面有人儿!”
聊起此事,翟达突然灵机一动,出门了片刻,大概十分钟后回来了,手上多了个相机。
“运气不错,研究院里有人喜欢玩摄影,我还想着借不到就用手机拍呢。
翟达用三脚架将相机支在实验室一角,可以完整的拍到忙碌的几人,但又不会泄密技术细节。
录个视频,留个纪念的同时,也留个底。
好让别人知道,他不是和“汉芯”一样,就磨掉了一层商标!
多了个相机,并未对工作造成任何困扰,甚至把许学军骂骂咧咧指挥的声音也录了进去。
组装过程大概进行了一个小时,中间翟达还上手焊接了一下,日后这种工序肯定是采用一体成型技术更有效率,但原型机就不讲究这么多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九点,但距离样机的第一次奔腾还有不少工作。
完成了自己本职工作的鸿图CFO程墨,一个转弯来碳化硅项目组继续加班。
几条线缆从电机接口延伸出来,粗的链接电源,细的那些,则被连接在了程墨的笔记本电脑上。
他为碳化硅项目设计了基础的电控程序,当然更重要的是样机试运行可不是听个响就完了,还要收集数据,转速、频率、功率、温度、电压,都是需要实时监控并且留档的,以后才能逐渐优化。
这一工作又调试了许久,再加上反复查遗补漏,时间不知不觉在朝着11推进。
终于,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集中工作,第一台“碳化硅电机”样机,完整的摆放在了中间的台面上。
所有人都挺累的,但也很忐忑。
齐林咽了咽口水:“要不我再检查一次吧别出问题炸了”
许学军嗤笑了一声:“就这外壳的强度,出问题也就是鼓包,什么炸不炸。”
孙婷不满男友被怼:“只是比喻罢了,东西是齐林设计的,还能不知道?”
新人周墨打了个圆场:“小心没大错,都是好意。”
葛巧巧举手道:“放心吧,今天各位脸上都没有‘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