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0章:秦国的分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0章:秦国的分裂 (第2/3页)

    老刘家能像他老嬴家这样,一口气裂出这么多诸侯吗?

    按照比例,

    之后重新统一西海,安定国家的,很有可能还是他的后代!

    只有恰巧路过,围观他和项羽争斗的何博捧着瓜,对西秦现状发出了暴论:

    “怎么跟蛆一样,老家炸了以后爬的到处都是?”

    “不过你们家子嗣那么昌盛,也难怪如此!”

    忙着打架的嬴辟疆听到这话,便更加气了。

    他翘着胡子,老脸鼓着,手下用力双脚一挺,然后被专心街头斗殴的项羽一拳打晕了过去。

    再然后,

    项羽就被何博以“欺负老人家”为理由给抓走了。

    项羽为自己辩解道,“要说出生年月,到底谁大谁小?”

    何博告诉他,“谁让他活得比你久呢?”

    “可他身体还好啊!前段日子还带着儿子跟刘季和刘太公蹴鞠呢!”

    “他们四个加一块,寿数正好凑个二百五,你能跟他们比?”

    于是,

    项羽只能含恨被捕。

    远在泰西,正忙着发挥魅力,跟各方势力打交道的刘如意听说了东方的消息,也生出了跟项羽一样的不甘心。

    他抖着花白的胡子,拍打着儿子的肩膀说,“嬴秦到处都是,咱们也不能落后!”

    “跟嬴秦一样裂开?”

    他儿子摸着自己的脑袋,戏谑的笑道,“祖宗之地的大汉还强盛着,即便远在泰西,我也不敢给它整个‘西汉’出来啊!”

    “我让你想的是这个吗?”刘如意跳起来,给了儿子一个脑瓜崩。

    年轻的时候,

    刘如意的身体很好,形容也高大俊美。

    这是他能到处跟人交朋友,乃至于跟着朋友从大陆的东方,走到大陆的西方的一大原因。

    但如今年岁奔着七十而去,牙齿掉的他口齿不再清晰,皱纹多的他形容不再俊美,骨头也酥软缩水,让他变成了个萎靡的老头。

    以前他能把儿子掂起来玩,

    现在想拍下这小子的额头,都得跳起来了。

    “我都快老死了,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你的国家成立啊!”

    关于“在泰西立国”这件事,

    上次的太平道梦游集会时,已经像老椰子一样,长出一脸胡须的耶哥儿曾向前辈们进行过咨询。

    那位建立燕国的大贤良师便说,“治国理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传播教派思想,带领教众做些事情,

    和统治一个国家,带着国民做些事情,

    这其中的差别,是十分巨大的。

    传教是要四处走动的,这里不行,就去那里。

    就像泰西太平道现在的活动,早已迈出了广业,不仅周边的部族和罗马人对其有所了解,归化者众,就连更远处的塞尔蒂人、日耳蛮人也颇有耳闻。

    但一旦建立起国家,

    名分在政权上得到了明确的分隔,想要像道士们那样到处乱跑,可就不行了。

    哪有一国平民,动不动跑到他国去的呢?

    而且国朝一定,就要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分。

    居高者既得其名,又怎么会不生出再得到相应权力和特别待遇的想法呢?

    “我当年于齐鲁之时,迟迟不立国建制,等到辽东之后才这样做,就是顾虑这些。”

    “而燕国建立至今,已有十多年,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印证了我的忧虑。”

    人心难测,人欲自然也是难测。

    没有立国分好位置和权柄以前,某些人还能维持自己憨厚老实的模样。

    但等到受到的吹捧多了,那用道德、理想所塑造的“外壳”,也总有被叮出缝隙的一天。

    内里的欲望沿着缝隙流出来,就像洪水泛滥之初的模样。

    好在,

    死后的孙恩不必要再直面人间的种种凄惨,可以用全然的死者视角,去观察阳世的诸多变化。

    他因此看的更加清楚。

    “实现理想,需要非常漫长的经过。”

    “而在这样的路途中,还要随时随地,同人心人欲争斗,所以一朝一代而已,是不可能做到的。”

    “只是你若想做一国之主,那还请记得归还上帝赐予的九节杖,不要让人间的权势束缚了它,让它变成皇帝的玉玺冕服等等物件。”

    在燕国建立起来时,

    孙恩便脱下了黄袍,将自己的九节杖扔到了供奉给上帝的火堆中,令其收回,以示燕公和大贤良师的区别。

    有些东西,

    还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耶哥儿听完他的话,然后便笑着说,“这样听起来,传道比建国还要艰难许多啊!”

    “既然如此,那我还是去做更艰难的事情吧,让别人去做些简单快活的事。”

    “而且我都没有结婚生子的想法,又何况去做君父,统治众多臣民呢?”

    于是,

    当广业的诸夏种子破万,已然成为这片蛮荒之地的庞大势力时,耶哥儿突然召集了刘如意这等并非太平道的道士,却又拥有着广业原始股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