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1章:东西两地的死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91章:东西两地的死亡 (第1/3页)

    当太平道率众起义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皇帝王莽自然怒不可遏。

    他连发多道旨意,要求调集军队去平定这场叛乱。

    “前汉的宗亲官员造反也就算了!”

    “怎么这些黎庶也跟着造反?”

    “他们怎么就不能多忍耐一下呢!”

    长安的公卿们感受着皇帝的怒火,于私下交流道:

    “新朝刚刚建立,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跳起来做恶,真是不吉利!”

    “还不是因为皇帝做的有过失!”有人饮了两杯酒,嘴巴便有些不受控制,“汉家天子,可没有像当今这位那样行事的。”

    回想起元成哀平这几位帝王,不论其心中如何想法,反正他们在位时间实际表现起来,是以“宽仁柔和”治国的。

    而宽仁柔和细述起来,无非是放纵臣下、任其行事、少有约束。

    哪里像王莽这样,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

    “中原民情汹汹,无法抑制;西域那边,还同匈奴、乌孙有了矛盾,更贬斥隋秦的使者……这执政真是不知所谓!”

    在听说东方更换了皇帝后,诸夏统治的广大范围内,认可“中央天子”地位的势力纷纷派使者过来,前来恭贺朝见,以示归化臣服。

    结果匈奴那边,

    因为仪式感过重的王莽给其单于改称为“孝单于”,从而一怒进攻起了新朝的边疆——

    然后,

    没能抵御住匈奴入侵的王莽便转手将“孝单于”派来长安学习并当质子的王子给斩首了。

    哼,

    打不过你爹,

    还不能拿你这个“孙子”撒气吗?!

    至于乌孙,

    其使者携带礼物跨越西域而来,已然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结果王莽却觉得乌孙国的共治君主,两位大小昆弥中,大昆弥同匈奴友善而不亲近自己,便有意抬举小昆弥这边的使者,让他坐在大昆弥使者的上位。

    负责礼仪的官员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昆弥是乌孙的君主,小昆弥是他的臣子,哪有臣子之使坐在君主之使上面的呢?”

    “陛下推崇周礼,自然要严格尊重周礼的规定,哪能知礼而违礼呢?”

    “这样做,不仅让蛮夷不再服从天朝,还会损害陛下的威望!”

    王莽不听,还怒气冲冲的下令,送礼官去见了周公。

    礼礼礼,

    狗脚礼!

    王莽现在最恨别人跟自己讲“礼”!

    知不知道,

    这是他的禁脔!

    只有王莽能用礼去指责别人,烘托自己,别人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而且“周礼”,

    是王莽得到汉室禅让的主要原因,

    被人于朝堂上如此指责,岂不是在动摇他的法理?

    怀抱着未熄的怒气,

    当秦隋的使者来到长安,恭贺新天子时,

    王莽便拿腔作调,将不满发泄在了这两个遥远的同胞之国身上。

    秦,

    是汉室建立前,统治东方的国家,与汉室,与继承了汉室的新朝,自然存在着法理上的深刻仇恨。

    而隋国,

    若非宣帝时派人远征,帮助其击败国中的月氏人,维护了诸夏的神圣,想来是要沉沦下去,用夷变夏的。

    在法理上,汉室堪称新夏之地的救主,而王莽通过和平演变,得到了汉室的禅让,自然也能理直气壮的鄙夷兴于新夏的隋国。

    更重要的是,

    这两个国家都距离中原遥远,

    王莽都不用像拉拢乌孙那样去拉拢他们,如此得罪起来,也不必多加思索。

    而他的态度,也使得秦隋的使者极为愤怒。

    隋国作为“诸夏天子”的臣属,其使不能多说什么,

    但秦国却是可以想骂就骂,骂得响亮的——

    实际上,

    这次秦使过来,是有向中原低头臣服之意的。

    西秦的藩镇、蛮夷作乱,一直不能得到扼制,即便有庄武帝力挽狂澜,于动荡中维护住了部分地区的稳定,让嬴秦还能像“射中王肩”前的周天子那样,号令一些诸侯藩镇,留存颜面。

    但富饶的两河平原失控,被乱臣占据,这着实让秦国失血过重。

    通过海路进行商贸,获得利润的能力,也随着秦国迁都玉壁城,以及罗马海军的骚扰拦截,从而迎来极大的下滑。

    于是现任秦帝通过多次朝会商议后,最终有了向中原求援的想法。

    “如果能让国家安定下来,恢复旧日荣光的话,朕什么都会做的!”

    在送别使者的路上,年轻的皇帝这样对他说道。

    使者当即落下热泪,感受到了君主的牺牲和隐忍,也知道秦汉相争了这么多年,终于要迎来一个结果。

    奈何到了长安,

    还没等使者开口表达请求,王莽的一通王八拳,就打得秦使热血沸腾,不仅在朝堂上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还在落脚的使馆中,用秦腔怒斥新天子的无礼。

    住在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