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太平道的神奇分支 (第2/3页)
“不要乱编神灵的玩笑!”
虽然上帝富有仁慈之心,对生灵抱有无私的关爱,
但这并不是知晓其存在的凡人,胡乱开祂玩笑的原因。
因其仁爱,
所以当更加的敬重祂!
约瑟胆怯的缩了缩脖子,但还是坚持的说:
“我问过大贤良师了,这样是没问题的。”
“而且像墨子这样明白神人之间联系的智者和贤人,难道不能还不能算是拯救世人的弥赛亚吗?”
约瑟很小的时候,
便被父亲送去镇上,跟随一位老木匠学习手艺。
其后内乱开始,约瑟跟他的师傅,被当地官员一同征调去修补城墙,铸造武器。
这样的本意,是没有问题的。
可官员违背了征调时许下的承诺,拖欠了本应发给他们的酬劳,还不顾工匠的死活,像当年始皇帝大兴土木那样,鞭打匠人和役夫,规定了时限,要求他们做那难以实现的事情,使得太多人为此哀嚎起来。
太平道也因此而来。
他们凭借同秦墨合流后,更加广泛的人脉和力量,解放了苦难的乡民。
约瑟因为年少,还在服徭役时受了些伤,便被太平道收留了一段时间,没有直接放回家乡。
而正是在此期间,
他从那和蔼大方的道人口中,学习了墨家的知识,知道了“上帝”和“墨子”。
约瑟随即大为感动。
他认为那位四百年前的贤人,既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又拥有超越凡俗的勇气和博爱,还明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坚定的奉行着上帝的“道”……
就像祭祀口中的“弥赛亚”一样!
约瑟当时在心中如此想到。
等到后面,
约瑟一家,还有其他人的生活因为太平道的帮助,变得有所好转,甚至在这乱世中,享有难得的安宁后,
他更是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毕竟按照族中的传说,
他们只能在弥赛亚的带领下,才能享受到和平和安宁!
墨家的墨子,
其思想惠及了这么多人,还被太平道尊为教祖之一,
这凭什么不能算是“弥赛亚”呢!
而且约瑟在后面,跟随教导他木工的墨家老师学习时,也总会见到对方在不小心做错了某个步骤后,急切的拿着凿子和刨刀,一边修正一边哀嚎:“哦,墨子在上!这木料可别废了!”
……
如此种种,
使得约瑟在私底下,将墨子奉为了仅次于上帝的神明,并自己为之取了个名号。
在跟玛利亚定亲后,
又凭借“墨家外门弟子”的身份,
约瑟得以跟随赵申这位大贤良师身边。
赵申很快就察觉到了约瑟的动作,还有他那特殊的理念。
他没有多说什么。
约瑟却因此有些担忧,生怕这位上帝代言人,会讨厌自己的“不虔诚”。
结果赵申说:
“我不管这个。”
“你若是真做错了事,上帝会亲自过来给你一巴掌的。”
约瑟当场露出一个“我听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表情,想了想后,觉得这是大贤良师认可了自己,于是便念叨的更加起劲儿了。
每当雕刻、组装好一件物品,约瑟总喜欢赞颂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墨子”。
玛利亚对此,却是有些不习惯的。
可老师都没有说什么,俯察世间万物的上帝也没有说什么,她只能嫌弃约瑟的“自成一派”了。
“你不要把这个奇怪的东西传播给别人啊!”
“弥赛亚和墨子这位先人组合在一起,真的是太奇怪了!”
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婉拒了罗马本地人向他们展开的热情的“奴隶推销”,这对未婚夫妻回到了赵申身边。
秦明将这座按照诸夏风格修建起来的大宅子,分给了他们一个院落。
他们就这样,在罗马城中停留下来。
但赵申并没有第一时间向这里的人传播起太平道的理念。
因为这是罗马的中心,是权贵集聚的地方。
在这种一块砖头砸下去,极有可能砸到一位大家族出身子弟的地方,
太平道的经文可不会受到欢迎。
若效仿罗马习俗,跑到大街上大声宣扬的话,
没被穿着清凉的罗马士兵一枪捅死都算好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来到这里呢?”玛利亚因此问道。
赵申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罗马因为地形的限制,
还有“罗马”这一族群的人口数量,
使得各个地区,都具有自己的风采。
乍看下去,很有秦国此时藩镇割据的味道。
但其终究和秦国不同。
罗马正在蒸蒸日上,
后者却逐步的走向衰弱。
是以,
弄明白罗马这个中枢,还有其对地方的安排,对之后他们去各个省份传道,是很有帮助的。
玛利亚“哦”了一声,便跟随老师,静静的学习起了罗马的语言和文字来。
直到奥古斯都的命令传来,邀请赵申前往他的宫殿中见面。
赵申跟着秦明前往,见到了那位统治罗马的君主。
他不卑不亢的向他行了礼。
后者也从容自得的邀请赵申坐下。
“我听说你在秦国,是一方教派的领袖。”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