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日蚀与梦 (第2/3页)
分析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写下了推测其到来时间的方法。
这是人对天地研究长久,从而形成的智慧结晶,
也是足以为后人称道、赞叹的“奇迹”。
即便后人注定不能知道,明明已经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书了的《星经》,为何还会被一些奇怪的、行文风格十分贴近原作者的后人续写,并毫不吝啬的填补进更多的,且成就非凡的内容,
但就像何博和死鬼学者们,至今还在为内容已然“汗牛充栋”的《杂说》写续集一样:
他们不在乎那无所谓的赞叹欣赏,
只要后人能够将这份智慧流传下去,并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更好的改变这个世界,
那就能让“在天之灵”们,感到满足了!
另外一提,
要不是为了更好的欣赏这日蚀奇景,见证人类智慧对天地自然的“预言”,
这些死鬼们也不会跑到这荒凉的高原,陪伴在一位碎嘴子的鬼神身边,忍受后者的调戏骚扰呢!
……
而伴随着高原上,
死鬼们对着日蚀的指指点点,
阳世的大汉朝堂,也正迎来新的动荡。
一直不屈不挠,希望阻止朝政的崩坏,从而跟王凤坚持对抗的王商,被皇帝收回了相印,罢免了职位——
在此之前,
王商因为秉公执法,惩戒了王凤的亲家,渎职的琅琊太守杨肜,并弹劾其结党营私,检举王凤将手从中枢长长的伸到地方,企图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侵占大汉的权力,希望皇帝能够及时醒悟,抑制外戚的力量。
于是,
他迎来了元城王氏的疯狂反击。
王凤派人捏造了一些谣言,给向来以“刚正不阿”示人的王商泼起了脏水:
先是说王商私通父亲的婢女,
又说王商纵容妹妹私通他人,并杀害家奴等等,
通过这些难以查证的闺门秘事,对王商进行污名化打压。
王商当时便气得要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他很快找到皇帝,宁愿用死亡来向其证明自己的清白。
而皇帝到底还念着过去的情谊,没有深入的追究这些事情。
但很可惜,
日蚀到来了。
这对崇尚“天人感应”的大汉君臣来说,又是一个需要献祭三公的回合。
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王凤,能是被献祭的对象吗?
跟王凤同为元城王氏,兄弟紧紧抱团在一起的御史大夫王音,能是被献祭的对象吗?
所以,
王商还能怎么办呢?
当王商在朝堂上交出相印,摘下帽子,对着皇帝叩首,流泪诉说着自己的无能,“没有辅佐好天子,以至于上天震怒,遮蔽了太阳”等等话语时,
他那一向洪亮沉稳,暗含着犹如刀锋那般锐气的声音,变得无比的沙哑哽咽。
皇帝有些不忍心,
但看着朝堂上的两位舅舅,
又想着朝堂之外,那高悬于天上,却不似往常那般明亮夺目的太阳,
终究没有说话。
他沉默了下去,只静静的看着王商失落的退出了朝堂。
随后不久,
有侍卫上前奏报天子:
王商刚刚出走未央宫,便痛苦的捶打起了自己的胸膛,呕出几口鲜血,晕厥倒地。
“什么?”
孔光当即失色,心里对王商充满了忧虑。
……
“何必如此呢?”
“未来还有机会啊!”
下朝之后,
孔光第一时间来到王商的府邸,对躺在床榻之上,奄奄一息的好友说道。
王商只摇头轻声道,“我不能忍受这样的羞辱。”
他生性激烈刚直,
哪里能忍受那样的污蔑呢?
“我就要离开了。”
“之后就看你的了!”
王商拉着孔光的手,嘱托他道,“你的性格不如王凤狡诈,又容易因为受到刺激,从而做出糊涂的决定。”
“所以,以后不要轻信他人,保有警惕之心。”
“不然的话,这大汉江山,又将走向何方啊!”
朝堂之上,
有太多太多的王凤党羽了!
他们纵然是朝廷丞相、是孔子之后、是同皇帝隔代的外戚,也无法与之相争斗!
但只要还有人在,
只要还有人坚定不移的做着抗争,
那就还有希望可以延续!
孔光泪如雨下,只哽咽着应下他的话语。
他说,“我等下带王莽过来探望你!”
“他比我聪慧多了,还有着恭谦仁义的天性,他以后一定会继承你我的意志,匡正朝廷的过失。”
王商点了点头,不觉得孔光说错了什么。
虽然王莽是王凤的侄儿,
可其出淤泥而不染,拥有着不同于元城王氏那散漫骄狂的禀性,是一个纯然的,处处符合礼法的君子。
可惜的是,
王莽还年轻,还没有步入朝堂。
王商还没来得及见证他的光与热,便要离开这个人世了。
“都是我们连累了你啊!”
当王莽前来时,
面色更加苍白灰暗的王商这样对着他道:
“如果你没有孔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