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八十九 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有意思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三百八十九 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1/3页)

    除了上谷郡和代郡两地有乌桓人之外,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和辽东郡等地都有数量较大的乌桓人,辽东属国还有一个成建制内附汉帝国的乌桓部落。

    因为长久和幽州人杂居,进入到了半农耕的状态之中,所以乌桓人的总人口数量要超过鲜卑人。

    只是在长久的历史环境之中,乌桓人造成的问题远没有鲜卑人那么严重,他们的妥协精神比鲜卑人要强很多,能和南匈奴比的不相上下。

    袁树本以为除掉代郡和上谷郡两郡乌桓人之后会引发其余各郡乌桓人的恐慌和连锁反应,能让他们自己作乱,然后给自己一个进军剿灭他们的借口。

    结果袁树却失算了,乌桓人对他的恐惧超过了他自己的想象,眼睁睁看着同胞被屠戮殆尽,他们居然一点想报复的想法都没有。

    而是快速滑跪。

    延德二年三月到八月间,各郡乌桓大人虽然没有亲自来涿郡,但是也都安排了儿子、侄子等等有代表性的人物前来涿郡拜见袁树,并且向袁树自证清白。

    他们纷纷表示他们和代郡、上谷郡那两个郡的蠢货不一样,并没有跟鲜卑人作乱,反而还帮助汉军一起对抗过鲜卑人,绝对不是大汉的敌人。

    他们是大汉的朋友,忠实的盟友,绝对不会背叛大汉。

    对于他们这种话,袁树也就是随便听听,尽管他们认怂的态度很好,可是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自己在这里他们会害怕、老实,可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又要旧态复萌?

    于是袁树想了一个办法。

    就是向他们提议,要把他们进一步南迁到冀州,明面上的理由是要让他们远离边塞之苦寒和塞外鲜卑人余孽的威胁。

    而真实的目的是要把他们解除武装、打散重编,汇入汉族户口,就此把他们全部吞并,而这个过程可以适当的放缓,手段也可以温和一些。

    正好袁树也需要一些人口去填充自己设置在各州各郡的良庄。

    如果他们能答应,那说明妥协精神已经拉满,这种没有斗争精神只有妥协精神的乌桓人是最好的同化对象,没必要把他们逼到死路上,得饶人处且饶人。

    要是不答应,那说明还有野性,野性难驯,就可以准备使用刀兵来增加驯化的可能性了。

    袁树也不想贸然掀起对整个乌桓族群的战争,能分化就分化,能削减敌对人数就削减敌对人数,他也不想造成无谓的牺牲。

    这是他处理乌桓问题的基本态度。

    至此,鲜卑、乌桓两个族群的处理方法已经成型。

    南匈奴,袁树还打算留着未来对付羌人的时候再用一用,暂且不论。

    至于辽东郡以东的扶余人、高句丽人等等具有一定农耕属性和文明属性的小国,袁树则是决定采取更加直接的态度。

    消灭之。

    正好,此前檀石槐已经通过连续几次的作战把他们打得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袁树现在接替檀石槐继续收拾他们,也算是轻松。

    就这样,从延德二年三月一直到延德四年九月,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里,袁树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幽州整理的七七八八,而他解决幽州问题所花费的精力远没有解决并州问题所花费的精力那么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州是开创基业,幽州则是顺理成章的持续发展,他所有要做的事情在并州都有了经验和先例,轮到幽州,不过是简单的重复和因地制宜的微操。

    唯一算是有些开创意义的,就是处理幽州乌桓人的问题。

    幽州各郡乌桓人在袁树的威慑和谈判之下,分裂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愿意接受袁树的条件,进入冀州,在袁树的良庄体系下进入下一个时代,就此被编入汉人户口,集体成为汉人。

    另一部分则是不愿意放弃现有的生活模式。

    但是他们也不敢和袁树对着干,于是尝试率领部众逃跑,他们联系了草原上残存的原来西部鲜卑的鲜卑人,试图在鲜卑人的接应下进入草原徐图后举。

    但是他们的行动很自然的失败了。

    延德三年三月,袁树出动四万铁骑兵分两路二次北伐草原,成功将残存的鲜卑人和这一部分乌桓人全部歼灭,在草原上又一次打了一个大胜仗,俘获鲜卑、乌桓人口共五十万口,创下了比之前更大规模的战果。

    但是这一次,鲜卑人和乌桓人联合起来的反抗力量也没有檀石槐时期的三分之一强。

    这是袁树自身的体感。

    双方正面交锋的时候,不管是骑射,还是肉搏,鲜卑乌桓联军都远不是汉军的对手。

    袁树在这几年里给汉军制式兵器做了不少改良,骑兵使用的单兵手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手一具,可以单手拿着发射,依靠机械的力量具有超过草原马弓的射程和精准度,所以在骑射层面,汉军也不再落于下风。

    双方的初战就是最后一战,汉军大获全胜,正面交锋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