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九章 莫测 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九章 莫测 一 (第2/3页)

龚珍珠一个好,这事如果龚珍珠处理得好,在靖川侯府她便站稳了脚跟,就算没办好,她还是欠慕越一个人情。

    太子妃沉吟片刻,便道:“父皇,请容臣媳叮咛弟妹几句。”

    皇帝点头,太子妃便携慕越告退,皇帝看着她们离去后,才低声对太子道:“你媳妇儿不错,是个懂事的,你日后可别负她。”

    “儿臣知道。”太子躬身应诺,皇帝又对东方朔问:“你岳父和大舅子可有来信?”

    东方朔摇头,“几位嫂嫂有捎信给慕越,但岳父和大舅子他们都不曾。”

    “嗯,之前大同卫所曾有送邸报,道是北胡还在内乱,而蛮族与北胡太子打算合作。”

    “那附近的小部族?”

    “在观望吧!这些小部族不过是墙头草,那边给的条件好,就偏向那边。”

    太子建议日后也不需给这些摇摆不定的小部族,过多的优惠,皇帝不置可否,东方朔垂下眼未发表意见,皇帝打算将这些事留给太子,父子三人从宁夏、北胡、蛮族,说到西南几族的难缠,南方与东方海上来袭的海贼,也是一大隐忧,皇帝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聊,其实都在点出大周国各地需要注意的地方。

    中土也不是平靖无忧的,风调雨顺的时候,粮食一年一收,犹有余存,若遇干旱,问题可就不小,前几年曾有官员献上号称能抗干旱的植物,皇帝曾寄于厚望,可惜交办下去之后,却失败了。

    皇帝苦着脸道:“你们命好,不曾遇着颗粒无收的时候,朕少年时,曾亲见父母易子而食,满山遍野只见土黄一片,无半丝绿意,当时,朕奉命南下赈灾,所经之处哀鸿遍野……”皇帝说着说着忆起往事,太子听得认真,东方朔倒是对皇帝另眼相看,现在的父皇,比起前生的皇帝竟有了极大的转变,那个皇帝直到临终都不曾在他们面前说过往事,当然更不会将自己的心情剖白给他们听。

    东方朔看着自己修长的手指,心道,这应该是好事吧?

    四哥心里怎么想,东方朔不知道,但他大概能明白父皇的苦心,因自己在宁夏久居,自然对西北会较为关心,但身为一国之主。就不能只专注一地,四哥与自己亲近,对西北自比其他地方更加关注,这对四哥来说,眼光狭隘了,不是好事。

    “……除了粮食,还有人,也是不容忽略的。你的性子较圆融,但是有些时候该强硬时,你就不能软弱好说话,朕的这些文官们,一个个嘴皮子了得,你遇事要断时,别自个儿渗和进去,让他们自己去辩,你是仲裁者,不是参与辩证的。要记住,你做什么决定。他们不服,就让他们去辩,让他们提意见好说服你,但万不可心无定见。”

    皇帝念叨了泰半个时辰,才让宫人摆饭,召来靖王几人作陪。

    太子妃与慕越出去后,便往花园去寻东方言兄弟几个。边走,太子妃边提点慕越,“……你原与世子夫人如何相处。便怎么跟她说。”

    “四嫂识得珍珠?”

    “当然认得。”太子妃浅笑,“自小都是京里长大。”慕越后知后觉的想起来,田家与龚家都是文官,同在一个圈子里走动,她当然认识龚珍珠。“珍珠人单纯,不是个心机深的,跟这样单纯的人相处,最是自在不过。”

    慕越深有同感,太子妃又道:“就是有时候你觉得她该懂得了,她却偏偏还不明白,要你说得更直白些……”

    “偏偏挑明了说不好。”

    “正是。”

    有时与聪明人相处是好,就是常要花脑子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