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9章 齐地归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79章 齐地归秦 (第3/3页)

天洲之外,那些觊觎已久的豺狼,怕是坐不住了。阳天洲的符修、丹门,剑阁……绝不会坐视大秦鲸吞整个雍天。”

    赵瑜靠在他肩头,声音带着担忧:“我明白……这最后一步,总是最难。你要小心。”

    她的手环住张远的腰。

    张远低头看着怀中人,她眼中的依恋和聪慧让他心头温热。

    他搂紧赵瑜,低头吻上她的额头,然后是秀眉,鼻尖,最后温柔又霸道地覆上她柔软的唇瓣。

    满院桃花似也娇羞,无风自落,空气中弥漫着旖旎的甜香。

    不知缠绵了多久,张远轻抚着赵瑜微微泛红的脸颊:“等我回来。”

    赵瑜眼中水光盈盈,用力点头:“嗯。”

    神魂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出春山图,周遭的柔软旖旎迅速被车厢木料的硬质触感所取代。

    张远睁开眼,车厢内光线昏暗,窗外已是夜幕低垂。

    车辙声未停,但速度明显放缓。

    马车在一座山神庙前停下。

    庙宇确实破败不堪,半边屋檐塌陷,墙壁布满裂纹,残破的木门半挂,在夜风中吱呀作响。

    洛红袖动作麻利地拴好马匹,很快在庙门前一处背风的地方生起一堆篝火,取出干粮和一些风干的肉脯架在火上烤着。

    张远踏过布满灰尘和杂草的门槛,走进庙内。

    月光从塌陷的屋顶和破窗缝隙中洒落,勾勒出殿中主位的景象。

    一尊已残破大半的山神石像矗立在那里,只剩躯干和模糊的头部轮廓,其余部分或被侵蚀毁坏,或散落在地。

    他本欲随意找个地方坐下调息,目光扫过石像残存的基座和部分躯干时,脚步却微微一顿。

    一种奇异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石像的材质粗粝,工艺古拙,其上刻画着一些扭曲繁复的纹路,经历了无尽岁月的风化早已模糊不清。

    但这些纹路的“韵味”,却与那镇压东海无数海眼的“镇海柱”柱身刻画的远古神纹,竟有几分惊人的相似!

    他走近几步,指尖凝聚一丝微不可查的罡气,轻轻抚过石像上的一道残存刻痕。

    冰冷的触感下,一股极其微弱、仿佛沉睡万古的沉重与荒凉气息一闪而逝,几乎难以捕捉。

    “上古神道传说……”张远心中低语。

    他曾在镇天司秘藏古籍中,翻阅过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记载。

    上古大夏天庭鼎盛之时,敕令天下,以天道册封山精水怪、英烈鬼雄为守护一方安宁的山水神灵,镇守疆土,统御精怪,泽被苍生。

    传说那神灵之众,号称“山神八千万”,是何等盛况。

    然大夏崩塌,天道倾颓,依附其上的神道也随之衰落崩塌。

    或消散于无形,或融入新兴的大秦天道成为山河意志的一部分,或彻底堕落重归妖魔之属。

    更有甚者直接陷入永恒的沉寂,其沉睡之躯或化为山岳大泽的一部分,或就此沦为供凡人祭祀的泥塑木偶……

    这庙里的山神,便是后者。

    恐怕在它陷入沉睡前,也只是这山野小神,如今更是连这最后一点祭祀和供奉都要断绝了,只剩下这蕴含一丝远古气息的石躯。

    篝火的光亮和烤肉的香气从外面透进来,张远走出破庙,在火堆旁坐定,接过洛红袖递来的干粮。

    正要开口说话,不远处的山道传来脚步声和人语。

    “咦?兄长,那边有火光,似乎是座山神庙,有人在此歇息。”一个清朗斯文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另一道同样彬彬有礼的声音应道:“既如此,我等不妨上前叨扰,山野寒夜,借个光暖暖身子也是好的。”

    两人走近,借着火光可以看出是两个年轻的书生,都背着简单的行囊,风尘仆仆但仪态尚佳。

    当先一人年长些,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容俊朗;另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眉目间尚存几分稚气,但眼神明亮。

    两人对着张远和洛红袖拱手施礼,姿态客气。

    “这位兄台、这位姑娘,小生李仲文、王启,冒昧打扰了。”年长的书生自我介绍道,“天色已晚,山道难行,不知可否借庙前一角,容我等也烤烤火,歇息片刻?”

    张远身着玄色常服,气质内敛沉稳;洛红袖一身利落的灰袍,面容清秀但眼神沉静带着隐而不露的锋芒。

    在书生看来,似乎是带着侍女的出游士子或商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