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最后时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最后时刻 (第3/3页)

候,我们再净身进入中继基地等候。”

    三个人都没有意见。

    祝子山说:“陈宝预先藏下的熟食只够吃三天的,三天后,邓坚趁着夜间人少,去张桥畔再买两天的食物。别的人都呆在庙里,不准暴露。”

    陈宝说:“干嘛不让我去?我知道西头有家烧鹅、卤肉非常棒。”

    华安安笑着说:“你鼻子下面那颗黑痣太显眼,小心把捕快给招来。”

    祝子山说:“在最后这五天时间里,咱们四个人轮流值班,注意周围的动静。每个人每天做五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小心回到基地,却蹬不开舱门。”

    经过祝子山的反复提醒,三个散漫惯了的队员这才意识到,梦寐以求的时刻真的要来了。温暖、光明、充满安全感的,属于自己的年代正徐徐向他们开启大门。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一年时间的体验,他们都有足够的理由热切盼望回到自己的年代。

    了无生息的山神庙里,顿时生机勃发,活力十足。

    四个人做体能训练的逃生动作,其他三个人步调一致,唯独华安安多出一个凌空取物,又塞进嘴里的动作,非常滑稽。

    这套逃生动作,他们已经练过千百万遍,但是现在做起来,心情又和以前大不一样。

    刚下过雨,道路泥泞,途径张桥畔的货车、行人并不多,也没有村民到庙前的菜地来摘菜,四个人安安生生度过了三天。

    第三天晚上,邓坚悄悄溜进张桥畔,买回来最后两天的伙食。

    经过这些天的补充,营养不良的邓坚,陈宝面色渐渐红润,说话也有了底气,举手投足间也充满力度。

    第四天,终于有位农妇来菜地摘菜。她连山神庙望都没望一眼,就匆匆下去了。

    第五天,两个半大孩子在菜地里东寻西找,想给野兔下套。他俩不知不觉来到庙外,搞得里面的四个人非常紧张。幸好,孩子们在断墙外面玩了一会就跑开了,四个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禁食之后,躲在中继基地的墓穴中最安全。但是,那里空间狭小,人虽然不吃食物,却会有排泄物。把那里搞的污秽不堪,谁都不愿意。但如果频频去地面活动,又会增加暴露基地的危险。因此,他们只能守在破庙里,听每个人腹中的雷鸣。

    第六天,下起了雨。虽然再没有人光顾这里,但是,饥饿、干渴、潮湿,让四个人受尽了罪。

    倒计时显示只剩下十个小时。现在是下午四点左右,天空仍然飘着小雨,从墙缝望出去,周围的大山青葱碧绿,袅袅白雾在山林中游荡。悬崖下面的官道上,不时有车马经过。山民挑着筐,筐里放满了各种山野菜。骑驴的绅士,缩在斗篷里,小童牵着驴缰,不住地回头拌嘴。小媳妇撑着雨伞,拎着包袱,背上还背着熟睡的孩子。这一切景象都历历在目,对这些普通俗世的人物,四个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看的清晰、透彻。

    祝子山不断地问:“谁还没有腾干净?”

    最后时刻,大家心里都格外紧张。祝子山每问一次,都有人提着裤子去墙角。

    天快黑时,隔着几十步就看不清人影。四个人分成两组,离开了这个躲避了七天的藏身地。

    路上有行商经过,他们就闪进灌木丛躲一会。

    华安安突然想,如果施定庵或师姐,不论哪个熟人,看见我现在这个样子,都会对我的印象大打折扣吧?

    由于惊慌,四个人手忙脚乱之际,在荆棘丛中没少吃苦头。

    中继基地的门徐徐展开,祝子山问了最后一次,这次没人吭声。他手一挥,四个人鱼贯而入。

    陈宝和邓坚钻进离心机室,华安安和祝子山忙着整理自己的随身物品。

    华安安逃离观澜湖邸时,把自己的棋具、扇子、师傅赠送的书和一些小零碎都留在了那里。他相信有人见到那本书,会如获至宝,好好珍藏的。他身上只有香香的一缕青丝和莲儿送给他的香囊。这两样东西他舍不得扔掉,只好带进中继基地。现在又无法带回,就整整齐齐摆在石桌上。他把自己身上又检查一遍,摸出许多银票和碎银子。彻底清空后,就坐在角落静静等待。

    在这个最后的时刻,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他来时一无所有,去的时候却满腹惆怅。他在心里,默默祝福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待他友善的人。唯恐心不诚,默念了一遍又一遍。

    除了华安安的报警器,其它三个报警器都排列在一起,同时显示倒计时。三个显示器,分秒不差。

    办完这一切,祝子山让大家坐下,慢慢调理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

    祝子山让三个人把先烈的遗骸折叠起来,装进特制的容器。那是收集到的各种科学数据,将和他们一起返回。但是,容器太小,骨骸塞不进去。祝子山没有办法,只好掰下四根手指骨,硬塞进去。

    倒计时剩下一小时十五分钟,报警器的显示屏变成绿色。这是提醒他们,绿色通道正在开启,他们必须进入吊舱。

    四个人用特制胶水,互相帮忙,把每个人的发辫牢牢粘在头顶。脱去所有衣服,寸缕不留,赤条条进入离心机室,找到各自的吊舱,钻了进去。

    吊舱内的信号灯亮了。几只机械臂开始给实验员的身体部位连接导线,检测他们的身体状况。随后,凝固剂注入他们的身体,与此同时,起缓冲作用的液体从头顶注入吊舱,几分钟后,液体注满。实验员此时失去生命体征,渐渐石化了。

    凌晨两点左右,沉睡中的张桥畔万籁俱寂,悄无声息。大地突然一阵抖动,周围山林的树木哗哗作响,不知惊起了多少夜鸟。几秒种后,抖动渐渐缓和下来,熟睡中的人们毫无察觉。夜,还是那么静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