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棋海无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 棋海无涯 (第2/3页)

。日后不是要独步棋坛,天下无敌了?“

    华安安说:“惭愧,我以前初入棋坛,无比骄傲,小视当今天下棋手。后来接连遇见棋坛顶尖国手,才发现自己只是井底之蛙,浅薄得很。师傅昨天说了一句‘算死对方’,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下棋,总是一占优势就退缩防守,一心想保持优势到最后……”

    马修义插话说:“对呀,你这样很对的。”

    华安安说:“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害怕冒风险,缩手缩脚,也懒得算棋。一旦遇上角力凶猛的棋手,搞乱棋局后,往往就吃大亏。所以,下棋就要像狼一样,一条线攻击,不把对手撕成碎片就绝不松口。就如师傅所说,一算到底,算死对方。”

    普泰和马修义听了,都哈哈大笑。他俩不知道下棋的门道这么多。

    华安安潜下心来,要让自己偏于软弱的棋风转为狼一样的攻击性棋风。

    现代围棋的成熟之处,正是在形势占优之后,进行全局控制,将不确定的地域尽快定型,早早进入大官子,平平稳稳地把优势保持到最后。这就是俗话说的“缩小棋盘”,使对方无英雄用武之地,失去争胜的机会。这种化繁为简的行棋之道,对棋手的全局平衡能力要求很高。同时,棋手进行通盘对杀的脑力强度也降低了。是一种科学的,以逸待劳的制胜之道。

    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角力攻杀的强度降低,棋手在这方面的能力也随之退化。一旦遇上棋风凶悍,蛮不讲理的棋手,棋局仍然会被卷入谁都没有把握的乱战当中。角力强的一方,自然占尽优势。

    华安安没有受过名师指点,棋风本分,从布局到中盘、到官子,各个方面的技术都很平常。因此,这也是他入段后棋艺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在俱乐部,人家说他攻杀能力弱,他反驳说大家不都是这样吗?如今,被普泰和尚无意中点醒,他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突破口。其实,他的不足之处还很多,但他目前也只看到了这点。

    他现在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是通盘计算,立体攻击。如鹰击长空,随心所欲。他的攻击要像狼一样凶暴无情,这是对自己以往软弱棋风的报复,也是对蹉跎命运的一种无意识发泄。

    普泰和马修义对华安安追求棋艺新境界的执着非常钦佩,连声夸赞他年少有为,志向高远。马修义取来烧酒,提议为华安安早日成为国手庆贺一番。

    普泰知道僧人喝酒是违反戒律的事,但他想想华安安不是外人,也就坦然地端起酒盅。

    马修义呵呵笑着说:“安安,和尚喝酒的事你可不敢说出去。”

    华安安心想,在我那个年代,和尚招摇过市,连整扇猪腿都敢买回去,这算什么事?

    他现在打定主意,即使祝子山带着荣华富贵来找自己,他暂时也不离开寺庙。他要留下来,一心一意和这两位角力奇人切磋,使自己的棋艺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修炼需要多长时间,他不知道。大概估算得三五百盘棋吧。

    第二天,等到日上三竿,天气暖和了,马修义和华安安一人背一个布口袋,去北京城买日用品。算算还有二十天就过年了,穷人也要吃顿饺子。

    艳阳高照,小路上的冻土已经化开,变得泥泞不堪。

    华安安问:“表舅,您老离家十几年,也没打算回去吗?”

    马修义开朗地笑着说:“江西到此地何止千里?没有几十两银子做盘缠,我如何回得去?一路乞讨回去,又辱没斯文。就算回到家,身上一文不名,还不如老死在这里。”

    华安安问:“您家里还有亲人吗?”

    马修义说:“有糟妻一个,儿女一双。我出来时,父母都已谢世。还好,我时常在江西会馆托人捎信回去。我儿也有你这般大了,在家乡考了童生。女儿早已出嫁。我也无甚牵挂了。”

    华安安暗下决心,一旦有机会挣到银子,一定要帮马表舅风光体面地回江西老家。从表舅身上,他似乎看到了千千万万个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名利奔波,但却穷困潦倒,落魄无羁,有家不能回。在这个年代,考取功名真的只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吗?他想不通,只能把这解释为时代的限制。

    两人进了西直门,先来到王家老店。虽然只离开几天,华安安却觉得这里完全陌生了。

    王三哥告诉他,前两天,费保定来找过他一次。至于祝待诏,没见来过。

    华安安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