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处州有约 (第3/3页)
。只是费保定问的几步棋,有些涉及古今棋理的差异,华安安一时给他解释不清。有几步纯粹是华安安的漏招。因为计算不彻底,他不敢采用那种效率更高的方案,宁肯平平淡淡守着自己的优势。这样一来,大家都认为他的棋风持重稳健。
现代棋手下棋,比赛就是比赛;古代棋手下棋,更像是打擂台,血肉相搏。
现代棋赛,大都由企业赞助,企业图的是著名棋手的广告效应。棋手们只要全力争胜就行,没人会留意棋的观赏性。
古代棋赛,都是有钱的棋艺爱好者拿出悬红和赏金,自己组织棋赛,以观赏为目的。不论棋手的名气有多大,旁边都有名流绅士围观。对局越是大砍大杀,血肉横飞,围观者越是兴致勃勃,参与的热情越高。如果棋手们只是平平淡淡的数目收官子,恐怕围观者会意兴索然,味同嚼蜡,早就溜之乎也。
正是围棋规则和对局的目的不同,造成了古今围棋理论的殊异。华安安即使想对费保定解释明白,怕对方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现代围棋的大局意识和对子效的充分理解,远远优于古代理论。
作为智力游戏,围棋的基础是计算。两个棋手计算能力相当,就要比眼界;眼界难分上下,就要比境界。古代棋手受到规则的限制,偏重攻杀,眼界狭窄。现代围棋注重大局,棋手视野广阔,总是抢先一步占据棋势要点,使对方的棋势受到遏制,难以发挥。
因此,尽管华安安的计算能力不如吴家阶,但照样能死死压制住对方,这是费保定根本参详不透的。
大家闲聊一会,费保定发现华安安对棋界风云、名家流派,一无所知,心里便升腾起一片疑云。对华安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想一定要搞清这个人的身世背景,棋风棋路。
老来乐诚恳地说:“我们陈老爷嗜好棋道,发下誓愿,要汇编一部残局总集,比《仙机武库》还要宏大。因此四处搜求棋局,遍请天下好手来校订此书。”
华安安感到很欣慰,不住地点头称是。
老来乐拱拱手说:“如果华先生能去处州盘桓一些日子,帮忙校订残局,陈老爷一定欣喜之至。”
华安安看来一眼祝子山。他搞不清处州在哪里。
祝子山当着那两人不便明说,便捏捏鼻子,哼出“丽水”两字。
华安安心想,远离磁湖山恐怕不好,还是和祝子山商量一下。对于校订残局的事,他还是乐意做的。这比每天去钓鱼有意义。
于是,他客气的对老来乐说:“如果陈老爷不嫌添乱的话,我倒是愿意去帮忙。只是,我这位祝大哥身体不适,能不能出远门,我还得和他商量。”
费保定和老来乐告辞之后,祝子山说:“丽水距离这里大约一百多千米,不算很远。”
华安安笑着说:“你别再说千米、千克之类的话,小心被人听见,会影响历史进程。”
祝子山说:“这位大娘子不待见我,我也在想,凭咱俩的能力,不一定非得守着中继基地,在周边地区转转也挺好,时间也过得快些。”
华安安说:“你同意去处州?”
祝子山从怀里摸出报警器,沉吟了一下说:“原则上不远离磁湖山。丽水一百多千米,就算是极限吧。不要跑太远,小心回不来。安安稳稳求生存。每过一天,离回家就近一天。”
他忽然想起路引,就说:“你最好先和大娘子打声招呼,让她给咱们办一张路引,免得出门在外受人盘查。”
华安安说:“大娘子答应给我制办衣服,等衣服做好再走吧。”
祝子山说:“你猜现在是哪一年?我早晨去街上买书,在县衙门外看到一张通告,才知道现在是乾隆三年,也就是1738年。”
华安安好奇地问:“你买书干嘛?买的是什么书?”
祝子山从床下取出一厚摞大开本的《八股新释》,得意地用手指弹了弹。
华安安大笑着说:“怎么,你准备考状元啊?”
祝子山说:“笨!手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