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针对性训练 (第3/3页)
怨。还好,一抬头,祝子山的身影在一棵松树下停住了。
祝子山抚摸着粗糙的树身,说:“就在这里,中继基地。”
三个人喘着粗气,在树下找了块石头坐下。
祝子山说:“夜晚难得来陡崖一趟,谁想去看看磁湖?”
三个人没办法,跟着祝子山围着陡崖转了一圈,来到山后面。向下俯瞰,月光下的磁湖,气质恬淡沉静,湖面光洁润泽,像一块未经雕凿的古玉,又像沉睡中的处女。烟气在湖面上弥漫,岸边林中的基地笼罩在烟气中,难觅踪影。
“我们的下一站,a点的凤凰山。”祝子山说。
他们下了山,在越野车旁边停下。祝子山指着公路对面的悬崖说:“这里以前有个缓坡,我就是从这里下去的。下面就是张家崖村。”
大家站在悬崖边向下张望,果然有个村子。村里大多是二层、三层楼房,有些窗户还亮着灯。依稀能看见有些农户门外停着农用车。
“当时这里是官道,都是鹅卵石路面,坑凹不平。村边有二三十家饭馆,过往客商很多,生意兴隆。从这里去凤凰山,是9千米,很便捷。现在路断了,只能从嘉丰镇绕路走,是19千米。”
大家若有所思,直到现在,他们也不能肯定祝子山是不是在说胡话。
越野车驶离陡崖,继续前行。没多远,开始下山。在半山腰,只见山下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山谷。一个山区小城的完整轮廓,展现在大家眼前。
“这就是嘉丰镇,明清时代的磁溪县城。县城南还有一处古迹,仓颉古庙,是明代修建的。集团正报请国家,将嘉丰镇升级为县级市。”
“为什么?”邓坚忍不住问。
“我们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古,而是面向未来,向未来世界进行探索。我们需要基地旁边有一个发达的信息港,方便我们的实验员进行信息取索。你想想,你一出中继基地,旁边是个封闭落后、消息蔽塞的小山村,你又能取得什么科技信息?”
三个实验员憋了半晚上,祝子山打开了话头,三个人就顺杆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常树德说:“未来的电脑文件更高级,取回来怕也打不开。”
邓坚说:“你就知道用u盘下载?不会连电脑一起卡回来。”
祝子山笑着说:“如果需要你们去执行任务,专家们会设计好方案,对你们进行针对性训练。现在不要考虑这些,专注我们目前的任务吧。”
越野车穿过大街小巷,久居深山,难食人间烟火的实验员们睁大眼睛,无比艳羡地望着夜市上熙熙攘攘的红男绿女,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穿过镇子,道路宽阔平坦。路两旁都是各种名号的仓储物流以及饭店酒馆和汽车修理厂。挂着闽浙赣车牌的各种大货车在路边稀稀拉拉停出几里地。
约莫走了七八里,进入界溪街。这里是交通枢纽,物流业从嘉丰镇一直延续到这里。不时有货车怪叫着从街上冲出来,又消失在黑夜中。
出了界溪街,大路直通福建南平,一条砂石小路通向凤凰山。
“凤凰山,以前叫野鸡山,是个乱葬岗子。现在是茶园,因为集团的阻止,它才没有被开发成旅游点。”
为避免招摇,越野车在一家饭店门前停下,祝子山领着三个实验员步行走上凤凰山。这里道路平缓,路旁是参天古树。一块“凤凰山度假区筹建处”的牌子斜挂在树上,它的姿态和它的命运相谐成趣。
众人在林中没走多远,来到一处阴坡。这里是一片坟地,某个坟头上还有残破的花圈和纸绢。
祝子山在一个坟头前停下脚步,慢慢向墓碑弯下腰。实验员们围上来,借着月光看那墓碑。碑上刻着“先考某某某”。
他们以为是祝子山的亲戚,便每人鞠了一躬。
“你们干什么?”祝子山惊奇地问。
“这是祝领队的亲戚,我们也表示一下敬意。”
“笨蛋。这里就是a点,下面就是我们的入口。”
惨淡月夜,几个黑影在坟地说这些话,够瘮人的。
返回疗养院的路上,看着车外五光十色的夜市,邓坚忍不住说:“祝领队,咱们吃下夜市吧。”
祝子山摆摆手说:“不行。我们现役实验员,必须吃最精、最细、最含营养的食品。想吃,等你退役以后再吃吧。”
“啥时候能退役?”
“至少为国家完成三次实验任务。”
三个实验员都若有所思,不再吭声。
祝子山从前排回过头,对华安安说:“你在研究所有个队友,叫陈宝,他明天也来参加训练。”
“太好了。”华安安由衷地感到喜悦。“他的鼻子下面有颗黑痣,我们都叫他陈大佐。”
邓坚笑着说:“这下好了,奸商、鬼子、力巴、帐房都齐了,我们能演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