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领队祝子山 (第2/3页)
事了。”祝子山回过身,解嘲着说:“等你们执行任务时,你们会知道自己对于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完成任务是多么重要。而我们个人所付出的任何代价,都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的条件好多了。你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员,拥有特殊的天赋,经过了完备的训练,我们的设备也近乎完美。因此,在发射与回收的过程中,再也不会出现以前的悲剧。”
“我作为这次任务的负责人,对此次任务充满信心。我们将完成任务,我会带你们顺利返回,我向你们保证。”
三个实验员热烈鼓掌。其实他们仍然没有进入自己的角色。谁也别指望靠一上午的授课,就能改变一个人积累了二十年的经验与常识。
不过,他们对时空穿梭的话题还是很感兴趣。
“祝领队你说,在发送和回收的路上没有危险。那么,我们的任务真的很简单,”常树德算了算说,“拿着电源,来回走15公里的路。”
祝子山肯定的说:“就这么简单。”
刚才,胡教官讲过,执行任务的实验员损耗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任务肯定没这么简单。三个人心里都这么想,祝子山一定是在忽悠我们。
邓坚问:“那电源有多重?”
祝子山从杂物柜里拎出两个手电筒大小的金属物。“这是电源道具,和真正的电源在形状、尺寸、重量上一模一样。十一千克重。”
他又从杂物柜里抓出几样小巧精致的物件,摆在桌子上,说:“我们执行此次任务必须携带的四样设备:电源、设备探寻器、报警器、这个是数据存储器。总重,十四千克。”
三个实验员把这些物件在手里掂量掂量,不是很重。
祝子山一一介绍:“电源比较重,安装了提手,便于携带;这个是数据存储器,其实就是大尺寸的u盘。”
“设备探寻器,用来搜寻ab点上的设备基地。由于年代久远,地形地物和现在有所差异,并且,设备基地都在荒山古墓内,只有使用这个,才能找到古墓入口,并且开启墓门。”
“大家注意,这是报警器,信号的有效距离正好是从a点到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某一组万一遭遇不测,无法完成任务,就要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另一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另外,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返回倒计时。我们执行任务的时间,一般为55到75个小时,这个时间是发射前设定好的。我们一旦落地,它就开始倒计时,提醒我们的返回时间。”
“它现在又增加了一项功能。如果任务时限到达,而有人没能返回,流落在那里,它就会开启下一个返回倒计时,时间大约是一年,由专家们提前设定的。”
“大家要注意,如果无法立即返回,就要有在当地生存一年的决心。一年后,实验室会开启救援通道,要趁机会搭上末班车。否则,国家只好追认你为烈士了。”
邓坚焦急的问:“为什么?难道两年后就没机会了?”
祝子山摇摇手中的报警器,笑着说:“它自带的电,只够维持一年。除非你有办法给它充电。”
大家恍然大悟,是啊,三百年前,到哪里充电呢?
常树德问:“在那一年中,报警器显示的是什么时间?”
“当然是北京时间。专家们没有给它上装万年历,谁也别指望在那个年代能准确计时。”
大家笑了起来。任务本身虽然简单,但是只有他们这些拥有特殊天赋的人才能去执行。
常树德不解地问:“我们在三百年前建造设备基地,如果发展到现在,岂不是要和现在的基地撞车了。”
胡教官说:“你说的很对,这的确是个思维悖论,用普通的思维确实不能理解。我想,这些问题还是交给专家和哲学家去思考吧。你最好不要钻牛角尖,这种事情有先例。因为反复思考这些问题,日夜伤神,我们已经报废了三名实验员。”
常树德羞红脸,再也不吭声了。
祝子山说:“从明天起,我们就开始全面训练。每天上午是体能训练、电源和存储器的更换训练,以及思想理论课。下午是学习三百年段的生存技巧、实地勘察地形等等。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
邓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