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一堂音乐课 (第2/3页)
量流出,留在老家的孩子明显减少,几所学校因为招不到生,慢慢就关掉了。
现在全镇只剩下5所学校。
星光镇镇政府现在的办公楼,就是一所废弃小学改造的。
看起来5所小学,数量不算少。
但其实,这些小学的在校学生数量,都比巅峰时期减少了一半以上。
镇里的中心小学还好,因为规模本就是最大的,再加上又合并了两所学校的生源,所以学生总数量没有太大变化,从校门口走过,还能感受到里面的热闹与朝气。
但另外几所乡村小学的状况,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每个年级只剩下一个班,而且随着年级越低,学生数量也断崖式锐减。
就好比石梁小学。
今年刚毕业的六年级还有20多个学生,但新报名的一年级就只有7个人。
其他四所乡村小学也没好到哪里去。
其实这么点学生,学校还可以继续合并。
之所以不这么做,是因为星光镇地理面积太大了,8所小学合并成5所,已经是极限。
再合并下去,有些学生的上课路程就得达到四五公里以上。
没有人接送根本不现实。
而星光镇又是个典型的空心镇、空心村。
否则也不会成为麻山县乃至整个宜州市,合村并镇政策的重要施行点位。
这么一个镇子,又位于山区,除了镇里还能看见点中青年,大面积的乡村基本上就剩下老弱病残了。
他们还得种地、务农、谋生。
这种现实环境,再要让老人家每天早晚接送孩子上学,根本不可能。
只能靠孩子的双腿。
在这种背景下,偌大的星光镇只设5所小学,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就这,有些学生还得步行两三公里上学,这在城市里忙着学区房、重点班的大环境下,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第三世界。
有些人在天堂叫苦连天。
有些人在人间负重前行。
大家谁也看不见谁,而看不见的那些人,才是广阔又无声的大多数。
这也是合村并镇工作,必须推行下去的原因。
这也是林骁明知会被骂,还要写《小苹果》的原因。
……
现在是暑假。
这次节目录制,是以暑假实验班的名义把学生都召集回来的,上午只有一节课,就是志愿者老师们的班会课。
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毕业了,所以石梁小学的在校学生更少,加起来才70多个人。
再加上暑假临时开课。
有一些学生因为随父母在外地,或者家里有农活,没办法来参加。
二到六年级返校的学生加起来,总共才40多个。
一间教室都坐不满。
对于这些学校的情况,林骁早就知道,所以心情还算平和。
但韩希熙到了教室里,看着一屋子高矮不一的小孩,得知是这个学校所有的学生时,她的满腹紧张,瞬间变成了无边的惊骇。
她花了好一会儿,才消化掉这个乡村小学破败简陋、毫无朝气的现状和事实。
不论如何,工作还是要做。
夫妻俩一个是天才音乐创作人,一个是新生代歌手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两口子的头衔,都和音乐息息相关。
他们俩准备的班会课主题,自然就是“音乐”。
这方面,韩希熙又是当之无愧的行家。
林骁虽然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但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所以没办法教小孩。
总不能在黑板上划个五线谱,教大家认音符吧?
于是教课的重任,就落在了韩希熙头上。
她是海城音乐学院正儿八经的音乐高材生,虽然创作水平一般,但是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却是积淀深厚、信手拈来。
由她任教,再合适不过。
拿到这个命题,韩希熙非常重视,准备了整整一个礼拜。
能讲的东西很多。
但是短短一节课,要让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孩子们听懂、有收获,却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希希思来想去,决定放弃那些复杂的乐理知识,给这节课制定了一个主题:大合唱。
她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孩子们排练一首歌。
歌都选好了。
为了避免被网友说打广告,她没选自己的歌,也没选其实很适合的《小苹果》。
而是选了一首老少皆宜的经典儿歌,名叫《太阳花》。
之所以教合唱,韩希熙是有着深度考量的。
首先,合唱可以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不至于一节课光听老师讲,枯燥且乏味。
其次,儿歌旋律简单,孩子们基本上都会唱,上这堂课就不会有排斥和陌生感。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内容可以在一堂课内初步完成,不至于虎头蛇尾,有些孩子听得兴起,却再也没有下文了。
林骁当时听完老婆的阐述,发自内心地给她鼓掌。
虽然只是为了录节目,而不得不完成的一堂课,自家老婆却一点没有将就应付的心态,而是实打实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大家学到知识。
抵达教室,上课开始。
乡村小学,音乐课是只有书本上才会看到的天外来物,孩子们从来没上过。
所以四十几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个个眼神茫然。
就算大家有些许好奇,但看着陌生的老师,以及教室前后扛着长枪短炮的渗人场景,也一个个吓得坐立不安、紧张局促,连手该往哪儿搁都没有分寸。
韩希熙站在讲台上,也十分紧张,不知如何打破僵局。
于是乎。
老师和学生彼此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时候,林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同学们,还认识我吗?”他自信上台,笑容明媚,用纯正的麻山话发问。
同学们这才注意到他。
顿时有种迷失在陌路街头,突然看到一个远房亲戚的踏实感。
林骁来过学校几次,还在升旗大会上给大家做过动员讲话。
所以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有印象。
面对他的问题,学生们虽然没敢统一回答,但好几个学生已经点头了,紧张的小脸上浮现出笑容。
“大家放轻松,今天这节班会课,说是上课,其实就是玩!”
林骁笑着引诱……啊不是,是引导。
不过收效一般,同学们齐刷刷看向他,没理解坐在教室里还怎么玩。
林骁见引导不成,只能祭出杀招了。
“同学们,《小苹果》会不会唱啊?”
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伙茫然的脸上,一瞬间放出了自信的神采。
“会!!”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没有一个没张口。
足可见这首歌有多深入人心,群众基础有多么广阔。
周围的摄像,以为林骁要利用《小苹果》原唱的身份,和同学们拉近距离。
然而听着大家的回答,林骁笑着拍手:“那我们一起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同学们喊得更大声了:“好!”
林骁背上吉他,弹着简单的和弦,带着同学们一起唱了起来。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老旧的教室里。
两台掉了漆的电扇吱呀呀地转着,却完全无法驱走夏日的炎热。
但同学们却都热情高涨。
即使一个个脸上哗哗流汗,也阻拦不住嘹亮的歌声,以及蓬勃的朝气。
直到歌声放出来。
这些七八岁上十岁的孩子,才迅速放下紧张和戒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