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林骁:谁说我不记仇?(二更求订阅) (第3/3页)
却根本不在乎。
反正对他们而言,闹这么一通能不能占到便宜不重要,只要不让上关村卖掉老鸭山分到钱,他们就舒坦了。
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
林骁可懒得跟他们置气,奔达集团建配件厂的头号要求就是要离高速出入口近,能以最快速度将出厂的配件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宁海生产基地。
符合这个条件的,就是下关村和邓家村。
两个村子正好处在高速出入口规划路线的两侧。
其中下关村因为背靠陶土矿,经过几十年来的挖呀挖呀挖,村子后面正好形成了一块光秃秃的空地,用来建厂其实最合适不过。
林骁把考察第一站设在这里,也合情合理。
上午十点。
考察团在林骁的陪同下,三辆车浩浩荡荡抵达了下关村,并在新任村主任关晓峰的陪同下,将村子转了一大圈。
这一行,引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关注。
很快村子里就议论纷纷起来。
“这帮人是来做什么的,要开发我们这儿吗?”
“我问晓峰了,是要在我们这建厂哩!”
“真的假的,我们这儿还能建厂?”
“怎么不能,高速口都在修了,离我们村这么近,在我们这儿设厂也很合适。”
“那卖地有钱吧?”
“废话,当然有钱,家家户户都能分!”
“哎哟,还有这好事!”
“好什么呀,这事不可能成,成了我名字倒着写!”一个年长些的中年男人道。
他叫关顺东,辈分挺大,半个村子的人都管他叫“二叔”,有个儿子叫关雷,大学毕业后在宁海的银行当信贷经理。
关顺东在村里说话很有分量,所以大家都愿意听他几句——除了上次到上关村打架的事。
那件事,他当时是极力反对的。
但架不住年轻一辈们意气用事、热血沸腾,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劝,气势汹汹扛着铁锹锄头就到上关村去了。
他见拦不住,只能拽着儿子回了家,后面的事一概装聋作哑。
现下听他泼冷水,好些人围了过来。
“怎么不会成?这不都带人来考察了吗?”
“考察?”
关顺东叹了口气,“那带队的人是谁,你们知道不?”
众人摇头。
关顺东道:“这就是镇里的林副镇长,之前说要开发老鸭山的就是他。那个关爱明,被免了村主任还跑到县里去告状,抹黑人家林副镇长收了黑心钱……你们说,这事要放在你们身上,以后有什么开发卖地的好事,还能想着下关村吗?”
这话一出来,几个人都面色恓惶,不说话了。
其实上次打架、上访的事,村子里大多数人都来不及发表意见,关爱明一挑头,几个年轻的喊两嗓子,大家伙就只有跟风的份了。
其实事后想想也都后怕。
毕竟他们这一出闹下来,村子里一点好处没得到,反而把镇里领导都得罪了。
那以后有什么好事,还能想着他们下关村?
大家伙心有戚戚。
今天看到镇里带队来考察,还觉得可能是自己多虑了,领导们肚量大、眼界高,才不会因为村里人没见识闹了点事,就公报私仇,有好事不想着下关村。
可现在经关二叔这一分析,大家伙就都不敢说话,觉得自己盲目乐观了。
考察团走了之后,大家伙也都一窝蜂散了。
经过两天的等待。
周五,村主任关晓峰从镇里开完会,唉声叹气地回来了。
路过村民问:“晓峰,出什么事情咯,怎么这个脸色?”
关晓峰一见这人就没好气。
因为这老头叫关苦根,就是上一任村主任关爱明的大伯,挑头闹事的人里就有他的两个儿子。
关晓峰气呼呼道:“什么事什么事,能有什么事?天大的好事!上次来考察选址的那个公司,把厂子设在邓家村了,以后我们村可以一直种田种到死了!有什么好事,镇里都不会再想着我们村了!”
说着,越发愤愤地瞪了关苦根一眼:“你们一家子都厉害,在外面当老板的当老板,做生意的做生意,你们是吃香的喝辣的,可村里人都被你们给害死了,以后只能吃土了!!”
说着,又愤愤地剜了老头一眼,唉声叹气地走了。
关苦根被骂得莫名其妙。
“真是怪事情,怎么冲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