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3章 招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43章 招募 (第1/3页)

    招募诺奖学者詹姆斯沃森也很有趣。

    沃森是DNA之父,也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倡导者和实施者,他所领导的冷泉港实验室就在美国纽约长岛。

    这家实验室堪称生物界的超级大国,后世出了五个诺奖学者,类比于卡门所引领的文学超级大国(也是五个)。

    燕大的生物系在国内断档的强,但是和这一时期的冷泉港实验室相比,那又不值一提了。

    校长丁磊孙给余切打电话说:“那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啊……也是我们国内要重点突破和参与的重大科研计划,但是我们的生物底子薄,缺人才,缺器材……全世界主要大国联合起来破译我们人体的基因密码,美国占了百分之五十四,英国占了百分之三十三……”

    “我们中国呢?”丁磊孙遗憾道,“我们只有百分之一。”

    “这是人家瞧不起我们吗?不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水平。一个沃森,一个冷泉港实验室,比我们全燕大,全中国加起来还要强!”

    沃森就是生物界的无冕之王,但这样的人对余切也很友善。

    在哈珀的斡旋下,余切在一次全美教科书相关的活动上遇见了沃森。正好有几位来美国访问的中科院教授和他攀谈。

    教授们的脸上难免有种高山仰止的神情。

    余切径直过去道:“几位教授……我可以加入到讨论中吗?”

    沃森一看到是他,笑了:“你是那个余?写《狩猎愉快》的那个?”

    “是我。”余切点头。“在美国,大家一般谈论到我,说的要么是哥伦比亚,要么是《地铁》,你是第一个谈到《狩猎愉快》的。”

    沃森说:“恕我直言,《地铁》虽然富有想象力,但有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譬如你认为美国印第安人和古中国人是同一类人,现在基因测序还没有开始,但我已经有很大的把握认为,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你整部都是错的。”沃森高傲道。

    余切当然知道这事儿。

    莫马迪一直都认错爹了,但是,可能莫马迪也无所谓。

    基于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发现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新闻:譬如游牧民族就是被赶走的胡化汉人,东亚存在一些超级家族,后代达到数千万人;整个中国父系基因相对简单,而母系基因要多得多……这代表历史上的中原人四处出击,并且用最冷酷的手段灭绝了其他种族,只留下了女人。

    还有,日本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多民族国家;埃及人已被腾笼换鸟;土耳其人实质是希腊人……等等。

    在国际上则证明了一件事情:历史上的人类确实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大家有着共同的祖先。

    这件事情,历史学家一直没有搞明白,最终由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弄明白了。

    余切问:“那你为什么喜欢《狩猎愉快》?”

    “因为东亚人聪明,所以东亚人可以比西方人还西方人,用西方的武器打败西方……变成你书中那个美丽的钢铁狐狸!但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余切愣了一下,道:“这好像有一点涉及到偏见……”

    “偏见?”

    沃森笑了。“你想说我有种族歧视?这不是歧视,这是事实,东亚人的智商普遍更高,白种人次之,南亚、大洋洲一些岛屿丛林和非洲地区的人种……确实无法进行现代化的教育。”

    “这和任何制度、工具都没有关系,纯粹是智力上无法达到,他们做不了任何复杂的脑力劳动,你怎么能指望他们现代化?”

    余切算是明白这个沃森有多离谱了。

    他四下张望,罕见的怕了。

    有关人种的智力研究一直是科研界的禁区,只能偷摸的研究,不能拿出来公开的讲。在社科领域也是禁区,是不能碰的话题。

    “我其实来邀请你去中国访问的,沃森先生,在美国也许不太适合谈论这样的话题。”

    “中国?我会去那里的。”沃森竟立刻答应了。

    之后,沃森拿到了余切的联系方式,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余切:“什么时候去中国?”

    “这个月。”

    “我等不及了,余。我认为那里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是我事业的新突破。”

    余切很纳闷,这个沃森为什么急于技术扶贫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