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余切害了我 (第2/3页)
英国BBC制作的纪录片更加杀人诛心,顾华要求把纪录片刻录下来反复看。
“这上面有字幕,我懂了一些英文了,可以用字典来查。”
保罗道:“英文纪录片一般没有字幕,但你知道为什么这部会有字幕吗?”
“为什么?”
“因为余切是一个世界性的作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纪录片。”
顾华沉默了,转头问聂华令:“你也这么认为吗?”
当初就是聂华令引诱顾华脱离访问团,顾华知道聂华令不大瞧得上余切。
没想到聂华令说:“我一辈子都恨这个人!我恨他!但他确实是华人中,最有名气的作家了。”
顾华就更疯了。
他托人借来二手词典,花足了功夫,一句一句的查阅纪录片的解说词,希望能看到不客气的言论。
但纪录片总是好话,很少有批评。
“余切,我们现在称他为余,西方世界最知名的中国作家,他的名字带有一种‘富裕’的意思,现在来看的确如此。”
“当他二十岁那年从一场重感冒中清醒过来后,这个中国西南县城的年轻人,决定从此要拿走一切……上帝选择了他,他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凡的道路。”
什么不凡!简直是乱扯!
顾华想要把字典扔了。
“当然,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认为他自己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接近于狂妄的话,但谁让这个人是余切?《圣经》箴言第十六章说,‘策划在人,决断在乎上主’,他是他自己的主。”
余切根本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他这个人虚伪又霸道,还喜欢花钱买名,显得他最高尚,其他人都是小人!
顾华红着眼睛继续翻译:
“在读者看来,余切是他们亲昵的朋友,在他的敌人看来,这个人好斗得匪夷所思。”
“自从他成为一名作家以来,他已经彻底打倒了许多人。”
——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这个人好斗极了!根本不算一个作家!
任何人都可以理解我的叛逃,只有余切不能。他总是要别人按照他的想法来做事!
沉默寡言的顾华,竟然能够看这部纪录片看得手舞足蹈!但凡是纪录片稍微批评余切的个性,顾华就会高兴得癫狂。
但这纪录片本来就是塑造余切的。
保罗对聂华令说:“纪录片里面,所有缺点都是为了塑造英雄,这是纪录片的惯用手法,只是顾华不知道……他这么下去会更疯的!”
聂华令怎么能不知道?
她无能为力,只能大哭起来:“我要是他,我也被逼疯了!”
顾华仍然在翻译,并且拼命从中找出不利于余切的说法,摘抄下来。
他认为这些话可能有用,将来可以作为余切损坏国际形象的证据之一。
“如果有人违逆他,他会降下神罚。原谅我们频繁引用宗教概念,因为尽管他自己不认为,而实际上他的传奇就像是游吟诗人到处传颂的史诗。”
什么游吟诗人?他就是宣传出来的,他比我们知道讨好记者!他喜欢作秀!
“在宗教信仰浓厚的西语区,有多少人因为他的故事而产生崇拜?我们说的是,他的故事。”
又在胡说八道!
正在竞选领导人的略萨说:“余切是那种比黑手党更麻烦的存在,因为黑手党做事情可以谈,而余切是理想主义者,他总会不惜代价的实现他的理想——尽管有时候会伤害别人,他也不退让。”
这纪录片做的可以!
有点“大忠似奸”的意思。
余切从英国飞往美国纽约,一路上断断续续的看完BBC做的新纪录片。
果然英国人的纪录片还是厉害的。
一种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输出了:一切不利于余切的事迹,都是战士的缺点,而战士再多缺点也是战士。
一切余切做过的事情,都是他的个人功劳,他对立面的都是邪恶反派,而再完美的苍蝇也是苍蝇。
越南人、智利人肯定有话要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