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终获塞万提斯奖 (第2/3页)
其实……也还好,算不得惊世骇俗。
不如二十四岁的塞万提斯奖项获得者,来的更震撼——如果他能获得的话。
——
西班牙,阿卡拉大学。一群文化部和西语文字学术院联合会的老头聚集在一起,商定最后的人选。
此次入选名单由学术院联合会发起,最终由文化部和国王卡洛斯来裁定,准确的说,主要是卡洛斯来裁定。
一般来讲,卡洛斯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喜欢置身事外。
这次不一样。
卡洛斯是性情中人。
小时候卡洛斯被军阀弗朗哥视作义子,反而和自己的父亲较为疏远。弗朗哥常常亲切的抚摸卡洛斯的后脑勺,亲切的称呼他“孩子”,这个冷酷的军阀从没有对卡洛斯打骂过,而是努力的培养他做一名统治者。
十岁,卡洛斯被接去培养成西班牙国王。弗朗哥本人是一名军官,深知暴力的力量,在国王的培训之外,卡洛斯还被要求接触军事教育,他因此和许多年轻军官结下友谊。
他流着皇室的血脉,而全国唯一的统治者,很早就公开宣布他是下一任国王。
这种经历促使卡洛斯自信心爆棚,在面临军阀政变时,卡洛斯一步不退,逼退了叛军。
他相信有些人生来就要得到一切,而有的人永远棋差一着。
没有什么原因,非要说的话,上帝是偏爱的。
从上个月前,这些评委就常常爆发争吵,卡洛斯不以为意,但这种争吵越来越频繁,临近颁布结果,评委会仍然在争吵。
卡洛斯得知后气冲冲的来到现场,当场质问:“为什么你们要吵架?”
“这儿有一个看得到的伟大作家,只有瞎了眼睛的人才看不到他!”
评委会一时停滞了,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出自文化部的官员恭敬的问道:“尊敬的胡安·卡洛斯国王,我们每一次争吵都是有益的。”
是啊!
当然是“有益”的!对你们的权威是有益的,但对扩大西班牙文化的影响来说,真的是有益的吗?
五年前,评委为最终人选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一部分人想要把奖项授予给马尔克斯,而另一部人认为,获得过诺奖的马尔克斯,已经不需要塞万提斯奖的肯定。
须知道,那会儿塞万提斯奖才草创不久,连诺贝尔奖的一根毛都比不上,不知道在装什么?
最终保守派赢了,他们把那年的奖项颁发给西班牙本地作家,路易斯是个好作家,可他在世界上没有名气,而马尔克斯是文学界当年最大的巨星。
卡洛斯想到这件事情,又愤怒了起来:“无数人都想要看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从他那个马孔多小镇出来,和我们的塞万提斯相会……这代表什么?谁能告诉我,这代表什么?”
国王显然是来发脾气的,答什么都是错,所以没有人发出声音。
卡洛斯气笑了,自说自话道:“传言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如果你能想象中国给美国印第安作家,颁发甲骨文文学奖,所有人都为了共同的远古血脉哭泣……你就能知道你们毁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
“这本来是全世界人都想要看到的!可你们毁了它!”
文化部长出面对卡洛斯道歉。
这件事情确实做的不地道。当年怎么能有人比马尔克斯更值得荣誉?
“你们确实应该道歉!”卡洛斯毫不客气,“你们不知道,这样的剧本多少年才能有一个。”
随后,卡洛斯在这里呆了一会儿。阿卡拉大学有许多名胜古迹,在文艺复兴时期,这里短暂的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作家塞万提斯的诞生并不是偶然。
那些精美的雕塑、西方先贤的作画,令卡洛斯的心情得到好转,他快步参观了一圈,用去数小时时间,回来后见到评委还在开会,他冷不丁的说:
“我给一个中国作家写了一封信。”
“信上面说,我恭喜他。感谢他让西语文学在东方,并不以一种悲惨、凄凉的面貌见人,而多了一些勇气和果敢。我很欣赏他的《2666》,我看了好几遍。”
“人们都说,他反抗了智利政府的追杀,我认为正相反,他追杀了智利政府。他的冲锋是堂吉诃德式的冲锋。”
卡洛斯就抛下这么几句话,然后走了。
显然,卡洛斯在给余切拉票。传言是真的,卡洛斯因为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