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余切已成为美国一流作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2章 余切已成为美国一流作家 (第2/3页)

版争得不可开交,哈珀的出价更高,他们抛出了王炸武器:

    每个字两美元来支付出版稿酬,版税另算。

    随后,卡门这次为余切谈下了15%的分成,这略高于美国作家的分成比例。

    这个合同在中国人看来不稀奇,只是被近三十万美金的稿酬震惊了;而美国人很知道这代表什么。

    哈珀让余切的老同学Lucy来宣布此事,这个Lucy竟然搞了个签字仪式,请了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名流来参加,Lucy特别自豪的说:

    “余,我们给你开了两美元一词的稿酬。两美元,一个词。”

    Lucy反复说了几遍。

    Lucy的话音刚落,那些华人激动得脸都涨红了。

    结果,央台的摄制组当时没一个人知道为啥好骄傲的。

    两美元一词虽然多,但对余切这种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书迷的作者来说,也不至于要特定强调吧!搞得像是范进中举一样的夸张。

    邵琦问随行的华人摄影师刘祥成:“你们为什么那么激动?余切之前在日本拿过这个稿酬,这不奇怪。”

    刘祥成大笑:“我立刻就要写文章,等我的文章发布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时代周刊》的刘祥成一直跟着余切,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终于等到了第一个大新闻。

    在最近一期的《时代周刊》上,刘祥成写道:“余切事实上成为美国的一流作家!”

    这标题似乎耸人听闻,但读者只需要一打开,就知道是真的。

    “哈珀为余切新书开出两美元一词的价格,从稿酬上讲,余先生已经是美国最一流的作家。全美靠劳动所得的收入,超过二十万美金的据统计只有约几百人,而中国作家余切正是其中之一。”

    “有个别作家拿到百万甚至千万美金的稿酬,那都是计算版税后的综合收入,我们这里说的是初版的先期稿酬,它指的是作家写出文章后,立马无条件支付的稿酬。为了说明两美元一词为何厉害,需要追溯到美洲出版业这一行的发展史。”

    “美国历史上最早将稿酬破一美金发生在本世纪初。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卸任,准备去非洲打猎并撰写一些游记,多家出版社对他的游记开出天价,报刊《新闻界》称,总统罗斯福写游记比他做四年总统的工资更高。而《纽约世界》则写了一则讽刺诗,上面没有其他字,全部是‘一美元’的英文单词。”

    “于是,1美元1词,成为默认的专为名人特供的稿费。这变相的成为名人的地位代表,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和洗头佬先后被邀请撰写文章,他们并不缺少金钱,却索要了至少一美元一词的稿酬。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逊色于美国总统。”

    “随后,那种极高稿酬的现象,在全美消停了一段时间。八十年代初,一批时尚杂志的作家忽然索要2美元一词的稿酬,引起了杂志社的恐惧,他们奋力反抗起来……但最终因作家们巨大的影响力,他们有太多的跟随者,足以自立门户,杂志社最终屈服了,到目前为止,两美元一词仍然是全美最高的稿酬之一。”

    “所以,你知道余切的稿酬处在一个什么档次?就应当知道,他当前是一个什么样的名人?本条消息由普利策级别记者撰写,我的稿酬是零点七美元一词。这篇文章约六百余字,这相当于余切此书稿酬的千分之一点四。”

    这条妙趣横生的新闻报道,直白的阐述了余切目前在美国受捧的现状。

    他在读者中的知名度,赶上了美国总统。

    从上半年“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后,余切几乎一直住在美国的新闻当中。就连最保守的西部农业州爱荷华,都有余切的拥趸,一个得罪过他的作家顾华不得不到处流浪。

    一开始,有华人的地方,顾华就不得不离开;后来,有拉美裔的地方,顾华不得不离开;然后是白人,印第安人……天下还有什么种族可以容纳他。

    显然,刘祥成认为,余切的天价稿酬有他“哥伦比亚历险记”的因素,如同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