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章 太阳的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91章 太阳的孩子 (第1/3页)

    胡后宣的加入,使得余切的创作如虎添翼。

    两人在书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末世世界,这里面的经济系统、政治结构架构,余切都写起来得心应手,唯独有关于文字方面,他并不了解。

    胡后宣展示出了他的积累,到1986年,挖出来的甲骨文已经破译出来了上千个常用字。胡后宣参与了这些工作。

    上千个字足以构成常用交流。

    于是,整部里面,人类使用的文字都是这种象形字。余切特地提到,这种字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文字甲骨文。

    有些特别简单好记的,余切会要求出版社按照“甲骨文”来印刷,他本能的觉得,这会吸引到西方读者,就像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提到的那些巫术。

    作家中这么干的不是一个人。

    英国作家托尔金为了写,发明了“精灵语”,并且把这门当时只有他懂得的语言,写在自己许多部的里面,还附上了翻译对照。

    由于他中的世界不止有精灵,托尔金甚至还搞出了矮人族、灰精灵等使用的语言,他还根据地区的不同搞了精灵族的方言……这都是有章法的,在他的故事里面可以自圆其说。

    这些东西使得托尔金的扑街了吗?

    并没有。

    他写的那部是《指环王》。

    多年以后,这些一时兴起创作的“精灵语”并未消失,而是变相的存在多个魔幻世界的衍生作品。譬如一些游戏中采纳的语言,就是参考了托尔金的“精灵语”。

    托尔金是个语言学家,余切虽然不会自创语言,却有他的惊世智慧2.0版本——胡后宣。

    胡后宣告诉余切:“其实上古文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是因为一开始,文字往往都是象形字,拿太阳举例子,那是个燃烧着的巨大圆球,远古的人用字来表示‘太阳’时,要么是圆形,要么是圆形里面杵了一点代表太阳黑子,或者是在圆圈外画出许多条线,代表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芒……”

    “没有谁画成方形的吧?”余切说。

    “当然了!”胡后宣笑道。“难道五千年前,太阳是方形的吗?它已经几十亿年都是大圆球了!”

    为啥余切和胡后宣会谈到太阳?

    因为余切发现一个尴尬的事情:甲骨文当中,目前没有发现“核”这个字。

    我特么写的是个核废土啊,没有“核”怎么行?

    甲骨文那会儿没有,秦代的时候就有了。胡后宣写了一个篆字,看上去像是“咳嗽”的“咳”和“木”的结合,再往前的字是一个大圆圈中间杵了一点,看上去像是女人的胸脯,余切觉得这些要么不好记,要么不好看。

    “‘核’必须得用中国古汉字,否则我们搞这些有什么意义?而且要好看,要好记。”余切说。

    胡后宣冥思苦想,忽然道:“甲骨文当中没有,三星堆当中是有的,你要不要用?而且你是川省人。三星堆就是在你们家的附近。”

    余切震惊了:“古蜀竟然在三四千年前,发现了‘核’?他们难道见过外星人吗?”

    八十年代,中国是有外星人热的,中国人还有气功热。之前余切在天坛还遇见过一帮人戴着锅盖接受“宇宙波”——他说出这个话并不稀奇。

    胡后宣大笑道:“不是,我是说,他们发现太阳,很崇拜太阳。而太阳就是我们人类可见的最大的核。”

    想不到胡后宣竟然还懂理工科知识?

    真不愧是我的惊世智慧啊!

    八十年代经济好转后,国内开始进行大规模考古工作,产生大量考古发现。今年的3月份,川省大学和当地政府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一些后世众所周知的国宝级文物就此发现,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国宝在这一时期面世。

    考古学家注意到,古蜀人有明显的太阳崇拜,他们用原始年代宝贵的生产力,打造了大量歌颂“太阳”的器具。

    并且,创作出代表太阳的祭祀礼器。

    胡后宣虽然是搞甲骨文的,但他对古中国的文字都有涉猎。

    他随手画出两个不同的“太阳”图案,一个是几条圆弧线条缠成的圆盘,另一个是五条线组成的圆盘,看上去很像是方向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