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王者归来 (第3/3页)
军阀政府、以及曾经的联合果品公司毫无人性,而这些当事人则竭力撇清自己的关系。
因为机场屠杀案人数太大,任何人都不想背上这种超级大锅。
更由于拉美普遍的军阀治国,所有人都有不止一笔烂账,都不想被查到自己脑袋上。
和这种屠杀案相比,聂鲁达被人毒死,似乎已经是小事情。他有胰腺癌,死的时候六十多岁,也再活不了很多年了。
哥伦比亚太疯狂了!那是两万人!老的小的,女的男的,通通都埋在那,像草一样。
哥伦比亚方面组织人手对机库仔细发掘,这一全拉美最大的货运机场,因此停运三天,最终宣布发掘出约“两万具”尸体,这一骇人听闻的数字足以令任何人震撼,北方的美国立刻辩解“这一次真的不是我干的,但我对事情表示哀悼”;智利方面第一时间宣布“此时与我无关,我只是去暗杀余切”,而后他们被口水淹没。
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智利人团结在一起,要求军阀政府彻查“聂鲁达之死”的真相。
并且,对余切道歉。
前总统阿连德的侄女接受采访说:“这儿至少有两万零一具无辜之人的尸体,我们不能把埃尔多拉多屠杀案,和聂鲁达的死孤立的看待,事实上他们都是余切的预言。”
远在巴黎的略萨,听闻这件事情后却沉默了,然后说:“我相信这里存在大问题,聂鲁达先生死得很蹊跷。他曾告诉我为了快乐而写作。”
马尔克斯本人在情绪恢复之后,面对媒体道:“我是个罪人,我是个无知的人,我目空一切,我应该受到惩罚。有两万人在全国眼皮子底下埋葬着,世界上却没有人发觉;聂鲁达死得更奇怪,他起码还是有迹可循的,难道余切会说假话?”
是的,这是任何人都能想得到的。
连屠杀案这种毫无影子的事情,都能被神奇的发掘出来,难道聂鲁达之死这种迷影重重的会是正常的吗?
余切不会说假话。他既然那么说,自然就是有。
何况他还被暗杀了,如果不是你做的,你为何要暗杀别人?
智利政府招架不住,两万人屠杀案太骇人了,再不进行调查,不知道要被人编造到何种程度?
我最疯狂也不过在体育场杀了七千人,埋了七千人罢了,也不过是在大使馆门口让政敌坐汽车炸弹飞上天,不过是派人暗杀作家罢了,你们怎么能这样污蔑我?
两万人啊!我能在自己国家这么整吗?
三天后,智利政府宣布会对当年聂鲁达之死重新进行调查,为了避免“自己调查自己”的情况,一批由西班牙、美国和阿根廷等地医疗人员组成的队伍,前往当地联合调查。
马尔克斯和余切,在这期间的所有经历都被媒体反复报道,演绎出许多版本,《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能想到的大报纷纷前往哥伦比亚拍摄照片;“埃尔多拉多”成了一个禁忌的名字,代表一种不祥之兆。
余切则真正的打开了北美的书市。
他正经历马尔克斯当年所做的,先在拉美地区博出广大名头,然后因一桩大事情进入到西方世界。
十七家出版社准备推出《2666》新版,在开篇时详细介绍这位“中国作家如何一步步发掘出真相”,把他的故事投射到现实中来。
而结尾则配上屠杀案现场的照片,以及马尔克斯和余切的世纪握手。
卡门从西班牙飞来,她看到病床上的余切大哭着拥抱他:“余,红衣大主教已不能说明你,你也是外星人!你的心脏还跳着吗?”
余切只好告诉她:“子弹没有击中我,我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在我心底里,你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卡门说。“所有还活着的西语作家们,都应当为这件事情出一份力,这是活着的奇迹。”
在卡门看来,作家们晋级文豪,往往有一个神秘的仪式,让他把天地伟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余切这桩事情成为二战后,所有作家中最无与伦比的故事。
它完美得甚至没有瑕疵,敌人、战友和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这岂不是下限也得是准文豪?也得是个诺奖级作家?
余切为卡门的说法感到发笑,之后正色道:“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