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皇 (第3/3页)

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而以龙为其符应,他们的旗章、宫室、舆服、器用,一切都刻着龙文。总之,龙是我们建立国的象征。”③其实,从更大的范围而言,从物质世界到精神天地,从上层文化到民间习尚,龙无所不在,中华大地几乎是龙的世界。

    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龙完完全全走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其形象威武雄壮,团结强大,成为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标识。

    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龙有着不同替代的牢固地位。无论何时何地,

    “龙的传人”这一口号始终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团结奋进的

    “粘合剂”。有一句歌词唱得好:“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三、以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在赞颂伏羲的匾联上,

    “一画开天”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匾联之一,所谓

    “一画开天”就其实质,即伏羲在质朴、简易、无框框条条局限的原始思维状态下不断探索,在凡人俗事背后找到了一个思维的制高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层次考察,从而感悟到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最基本规律,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

    “阴”和

    “阳”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并用八卦这种特殊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打开人们认识世界的闸门。

    以八卦为基础,另一圣人周文王将其两两相叠推演成六十四卦,又得三百八十四爻,卦卦相通,爻爻相应,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涵容了宇宙万物的真理,奠定了天、地、人三才大道的完整系统,从而构筑了博大精深的《周易》。

    《周易》历来被奉为六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柱,众多哲人学者推演说解就形成了易学。

    易学作为中国人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三个方面是从大处着眼的,如果细化论述,则伏羲文化的精神实质还可表述为:①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②兼容并包的协作精神;③百折不绕的奋斗精神。

    伏羲和伏羲时代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动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历朝历代对伏羲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