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是非功过 任人评说 (第2/3页)
第二个,最佳剧本,由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拿下。
第三个,金爵奖最佳音乐,由一部西班牙电影《蛹》获得。
而如今,第四个最佳女主角也被敌我难辨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拿下,这意味着主竞赛单元的奖项只剩下最后四个——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评委会大奖、最佳影片。
在这最后的四个奖项中,中国的两部参赛影片究竟还能挤进去吗?
这个问题出现在每个现场的中国人心里面。
要知道,在去年,2011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同样是两部中国电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但最后,这两部电影可是齐手拿下了8个奖项里面的五个!
《Hello!树先生》得了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导演,而另外一部《郎在对门唱山歌》更夸张,拿下了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和最佳音乐。
那是何等壮举?
但这次……怎么看上去有一点不妙啊。
此时此刻,全场观众的情绪也逐渐紧张起来。
有人窃窃私语:
“不会真的没有吧……”
“不可能吧?陈诺真不打算留点面子?”
“陈诺这个人,你知道他会怎么做?他出道以来,走的哪一步棋你看得懂?你想想他之前干的那些事儿,你觉得他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也有人低声猜测:
“也许,大奖还在后面……”
“会不会就是真的没有。”
“陈诺会这么做吗?那不是让老外看笑话吗?到时候媒体可就热闹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鬼知道,他就在那边,你要不要问问他?”
在议论纷纷中,年轻美貌的大表姐拖曳着艳红长裙,走上领奖台,从葛优手中接过奖杯,站在话筒前咧嘴一笑,开口道:
“感谢上海电影节组委会,感谢所有评委,感谢陈。”
她看向台下陈诺的方向,露出标志性灿烂的笑容,说道:“谢谢你,没有因为哈维·韦恩斯坦而错过我。”
“哈哈哈哈哈!”
台下听得懂英语的观众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这个时候,大屏幕上给了一个陈诺的镜头。
镜头中,他穿着白衬衫黑西装,顶着一头惹眼的红发,在这庄重的场合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但他的笑容配合着珍妮弗的发言,看起来仿佛正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台上大表姐继续说道:““当然,我也要感谢哈维。没有你,就没有这部电影。我不会踏上这趟惊险却终生难忘的中国之旅。感谢导演大卫,是你让我相信我可以演好蒂芙尼;感谢布莱德利,你是最棒的对手;感谢整个剧组,感谢我的经纪人……”
……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和她的感受是一样的。”
陈诺身旁,坐着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低声说道:“虽然只在昨天玩了一天,但我发现中国和我原本想象的完全不同。我已经决定在上海多待几天。”
陈诺笑道:“需要我陪你逛逛吗?”
“不需要……跟你在一起,我想我很难享受到真正的上海生活。我不想走到哪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诺曼底登陆,跑得慢就只能死在原地。”
“哈哈哈!”陈诺被老爷子的笑话逗笑了。
“你应该知道吧,”伊斯特伍德压低声音道,“其实只要你说一声,我们大家都会理解。没有哪个奖项是完全公正的,不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每一个奖的归属,背后都有很多原因。”
陈诺装作若无其事地笑着:“我知道,所以呢?我是个演员,又不是政客,我哪知道怎么做才能面面俱到。”
老爷子笑了笑:“但答案不是已经摆在那了吗?张不是去找过你?你为什么不照他的建议做?”
陈诺一愣,回头看他。
“别那么惊讶。”伊斯特伍德调皮地眨了眨眼,“人年纪大了嘛,过了七十晚上就容易失眠。刚好我的房间在你正对面——人嘛,总是有点好奇心的。”
“那不叫好奇。”陈诺瞪他一眼,“那叫偷窥。”
克林特哈哈笑道:“不不不,如果是娜塔莉来找你,那才叫偷窥。现在这叫好奇。我只是猜到了他找你做什么,所以我现在非常好奇,你为何不照办。”
“听你这口气,好像你很失望,不是娜塔莉来找我?”
“难道你不失望?”
这个老色鬼。陈诺突然从这个老头子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同类”的气息,顿时失去了继续搭理他的兴趣。
不过克林特还没打算放过他。
“所以,究竟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这个决定?”他认真问道。
陈诺张了张嘴,沉默了一会儿。
——是什么呢?
在来上海之前,他在高媛媛家里。
高媛媛给他看了那篇写得花团锦簇的文章。
2012,文艺时代。
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文章所说,因为他的重生而煽动的蝴蝶翅膀,导致中国电影仿佛即将走上和原有历史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条道路。
他只觉得,如果真的有一个中国电影的盛世即将到来,那么,它的开幕,不应该是靠一种不光彩的手段拉开帷幕。
更何况,今年入围的两部中国电影——
一部是纪实风格的《神探亨特张》,讲述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他不喜欢那种粗糙刻意的情节处理,不喜欢片中灰蒙蒙的BJ天空与脏乱的小巷子,不喜欢那种BBC式的冷色调滤镜。
另一部,是纪念民国女作家诞辰100周年的文艺片《萧红》,就更让他受不了了。中文台词听得他起鸡皮疙瘩,矫揉造作的情节让他如坐针毡——这就是他最讨厌的那类“伪文艺片”。
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审美。
正如当年的《哑巴》,若放在他的审美体系里,他也未必会给影帝——电影本就是一种极度主观的艺术。
如果其他评委喜欢这些风格呢?那他不会阻拦。
作为评委会主席,他所能做的,只是确保每一位评委都能发表真实的看法,公平讨论,然后每个人投出一张问心无愧的票。
至于投票结果——
就像克林特问他怎么看《萧红》时,他说的那样:
他喜欢死亡之舞。
可其余评委说服了他,一起把最佳摄影颁给了俄罗斯电影《指挥家》。
所以,就这样。
就像李迩知道他要做评委会主席时,在电话里说的那句话:
“凯撒的归凯撒,电影的归电影。”
“这就是你的答案?”
“是的。”
“……听上去很有说服力。”
“谢谢。”
……
……
“新浪娱乐报道: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这部美国电影,竟然成为本届电影节最大赢家。
不仅捧起了最佳电影金爵奖,詹妮弗·劳伦斯,这位22岁的加拿大女演员,更是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座最佳女主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