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83章 京中气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83章 京中气氛 (第3/3页)



    更要紧的是,京中还有些许小道消息声称,涉及此案的除了泰兴王朱寿镛之外,还有世代居住于曲阜的孔家。

    现任衍圣公孔胤植已然认罪,并被秘密压到了京师,交由三法司会审,只不过碍于"孔家"的巨大影响力,朝廷才没有将其公之于众。

    一开始,如此荒诞的言论并没有得到京师百姓的认可,毕竟孔家可是"圣人后裔",与国同休的衍圣公,身份贵不可言。

    并且与兖州的泰兴王所不同,孔家人的身上可没有流着太祖的血液,注定与皇位无缘,岂会与那些人人喊打的白莲余孽惹上关系?

    只是随着的推移,京中的气氛愈发有些诡谲,在一桩桩确凿的证据之下,紫禁城中的天子很快便对广西靖江王府及河南唐王府做出了决断,勒令交由三法司会审,并即刻缉拿涉事人员进京。

    但关于兖州泰兴王的处决却一直悬而未决,将近十天的功夫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个定论。

    就在昨日,宫中终是有消息传出,天子召集六部九卿及三法司主要官员再开"廷议"。

    如此举动,瞬间便点燃了京师百姓的八卦之心,也让各大茶楼酒肆人满为患,各式各样的讨论声也是随之响起。

    "难道说,孔家人真的与谋逆有关?"

    "嘿,你当孔家人是个什么好东西,忠贞不二?世修降表还差不多!"

    "倘若此事为真,那怕是要将大明的天给捅破呐!"

    "不急,我等静静等着便是,今日怎么也会有个决断..."

    如此对话,发生在京师的各大茶楼酒肆当中,凡是稍有些闲暇的百姓皆是呼朋唤友,热切讨论着,其中还包含不少在国子监就读的士子。

    只不过与前几日相比,这些士子们对于耳畔旁不时响起的嗤笑声于鄙夷声明显没有了反驳的兴趣,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精气神可言。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紫禁城中"廷议"的结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