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65章 纷涌而至(上) (第3/3页)
也是无子而终,故而居住于十王府中的几位"皇叔"及就藩于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便成为了自己在这世上,血缘关系最为亲近之人。
虽然几个月前,东林党曾打着令"宗室出京就藩"的幌子,攻讦彼时的内阁首辅李国普,但在自己的干涉之下,自以为胜券在握的东林魁首"钱龙锡"还是黯然离京,几位"皇叔"至今还居住在十王府当中。
没有封地,自然没有所谓的"欺男霸女",故而居住在十王府当中的三位"皇叔"对于朝中当下热议的"宗室"话题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
估计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的"皇侄"真的有意削藩,也落不到他们的身上。
至于河南洛阳的福王府,河南开封的周王府以及河南卫辉的潞王府为何能够保持沉默,朱由检也能猜到大概的原因。
除却河南开封的周王府是自国朝初年传承至今的老牌王府之下,福王及潞王都是万历年间,刚刚就藩的。
福王朱常洵作为万历皇帝最为宠爱的幼子,自是不用多说,在民间曾有"宗室最富"的名声。
而"潞王府"同样不可小觑,初代潞王乃是万历皇帝的同母胞弟朱翊镠,其王府规格及待遇比福王朱常洵没有丝毫逊色,甚至隐隐还在其上。
现任的潞王乃是朱翊镠的三子朱常淓,虽然辈分比朱由检大上一辈,但年纪却仅仅比朱由检年长三岁。
但迄今为止,福王朱常洵膝下仅有长子朱由崧及次子朱由榘,潞王朱常淓更是刚刚成婚,尚还没有子嗣。
故此,他们这两家富可敌国的"宗藩"自是不用担心所谓的"削藩",唯一耐人寻味的,便是就藩于河南开封的周王府。
要知晓,与福王府,潞王府不同,周王府可是名副其实的"家大业大",周藩宗室之多,为大明诸藩之最,并且隶属于周藩的"郡王"也是最多的。
尽管如此,周王朱恭枵仍是选择了"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便有些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