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46章 宗室们(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46章 宗室们(中) (第3/3页)

太祖高皇帝的血脉。

    但该去找哪位"王爷"施舍一二呢,男子却是犯了难。

    按理来说,鲁王身为鲁藩的"族长",理应要接济他们这些"穷亲戚",多少也要给一口吃的。

    事实上,现任的"鲁王"朱寿鋐也确实会这么做。

    自从其兄长早夭,而膝下又无子嗣,导致王位落到朱寿鋐头上之后,朱寿鋐每逢年节便会接济同宗落魄不堪的宗室,包括一些饥寒交迫的流民百姓。

    为此,鲁王朱寿鋐在兖州城的口碑着实不错,不少人都念他的好。

    但鲁王府的规矩太大,眼下又还没到年关,不到鲁王府"设厂施粥"的时候,就凭眼前他这不人不鬼的模样,只怕还未靠近王府,便会被王府下人当做流民乞丐赶走,说不定还会挨打。

    很快,男子便想到了鲁王之弟,泰兴王朱寿镛。

    这泰兴王朱寿镛虽然名声不佳,远不如其兄长朱寿鋐,但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泰兴王近两年的行为举止却是大有改观。

    虽然城中关于泰兴王朱寿镛"草芥人命"的谣言从未中断过,但朱寿镛却是从天启二年之后,开始接济城中的宗室,并且频率次数远胜于其兄长。

    想到这里,男子早已枯黄的脸上也是泛起了些许光彩,又是瞧了瞧躺在身旁的儿子之后,便努力的从床榻上挪动身躯。

    他实在是太饿了,在外人看来最是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都会令他精疲力尽。

    终于,在男子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他终是佝偻着身躯下了床,手中紧握着一张早已枯黄的纸条。

    他并不认识字,不知晓上面的具体内容,但他却是知晓自己的父亲昔日在世的时候,每一次去府城领取俸禄,都会换来一张这样的纸条。

    这张早已发黄的纸条,便是父亲临终之前,最后一次去领取俸禄的时候带过来的。

    在无数个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这张早已枯黄的纸条便成了男子继续苟延残喘生活下去的希望,也是这个家中,最后的"家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