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任重道远 (第2/3页)
说完粮食的事,林大锤又说到了粮库,“地塞粮库虽说是储粮的好地方,将来也还派得上大用场,可是它的位置设置在山里,周围又都是树,交通不便,还无法进行晾晒,这是最大的不足。听说左县长向上级建议新建粮库,并已经获得了批准,这种工作的主动性和负责任的精神很好,我去看了,选址也很好,既考虑到粮食进场的便利,又兼顾到粮食外运的水陆路交通,很有眼光。我建议晒场还应再扩大,我们办一切事情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如果目前的经济条件不够,可以先’土洋结合’嘛,搞一些土晒场,等以后有了条件再改建。”
左光辉见林书记表扬自己负责的工作,心里暖暖的。他不住地点头:“行,行。”马奇山见状,不由皱了一下眉头。
最后林大锤说到分工,他用商量的口吻对左光辉说:“征粮工作,我具体负责,让阎副县长和办公室的翟主任给我当个帮手,行吗?”
左光辉弄不明白,征粮他不要粮食局长,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以为是林大锤忘了或是说错了,就提醒道:“让马局长也跟你们一起征粮吧?”
林大锤望着左光辉说:“粮食局在保障日常供应、平抑粮价、农资供应上应该有很多工作可做,马局长还是忙他自己的吧!”顿了顿又说:“至于新粮库的建设工作,以及外运粮食的检查审批工作,还是请左县长出力,好吗?”
一个“行吗”、一个“好吗”,真让左光辉如大伏天喝冰水,惬意极了。他觉得眼前的林大锤跟几天前简直判若两人,说实话,今天的林大锤感觉有点儿和蔼可亲了。
阎永清和翟斌紧赶慢赶终于把请柬写完了,并连夜分发完毕。因为移民都被接到开荒点上去了,就连刘老二也让他把粥铺撤了去开会。一大清早,两人就按着林书记的指示,来到县政府大会议室布置会场。宣传科的同志已经把会额“饥饿的体会座谈会”写好送来了,翟斌组织工作人员挂好会额,在边上的墙上贴上《今日会程安排:各自准备发言提纲》。阎永清则让剩下的工作人员把会场四周布置成展览会形式:沿墙摆放着一圈桌子,桌子上布置的“展品”是讨饭篮、打狗棍、褴褛的衣服、要饭的土碗……每一件展品前都附有文字说明,注明了该件展品的征集地和所有人,还附上了展品主人辛酸的故事。
望着这特殊的会场,翟斌忍不住问道:“阎副县长,你说咱林书记要搞什么名堂呀!”
阎永清想了想说:“我也猜不透,反正肯定有蹊跷。”
翟斌笑着对阎永清说:“跟着林书记干事可真有意思啊!”。
“有意思是吧,嘿!小伙子,好好学吧!”阎永清经过与林书记一段时间的共事,早已对他钦佩有加。他知道这个座谈会肯定跟征粮有关,别看林书记不着急不上火的,心里有谱着呢,但到底是啥谱,阎永清一时还猜不透。
八点整,113户粮商粮贩一个不落,全都准时到达。这些人进了会议室的大门,见会场如此特殊的布置,觉得奇怪,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
“这个座谈会新鲜,’饥饿的体会座谈会’。找错人了吧?座谈’饥饿的体会’,该找那些个盲流子呀!怎么找我们这些人呢?”——这话引来了一阵讪笑。这些个粮商中哪一个有饿的体会,饿着谁,也饿不着卖粮的。
“这不是狗带嚼子——胡勒嘛!”人群中有人赞同。
“我看啊,说不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你们看!这些讨饭用的东西,谁还没见过?摆放在这儿,啥意思嘛?”
大家七嘴八舌,谁也猜不透这个座谈会的用意何在,刚进会议室时的那点儿新鲜感说多了也就不新鲜了。八点半,会议没开始。
九点了,会议的组织者还没来,牢骚话也就一句句地多起来了:
“这县委书记说话咋不算话呢,请我们八点开会,日头都这么高了,他怎么还不来呢?”有人等不及了。
“什么作风,这不是耍弄人嘛!”有人在发泄不满。
“人家是县官大老爷,想几点来就几点来,瞎嚷嚷什么?”有人故意火上加油。
阎永清、翟斌在一旁劝导着:“请大家再耐心地等一等,林书记这些天确实忙,……”
不说这话不要紧,这话刚一出口,立刻引来了一通指责:“谁不忙了?把这事给忙忘了吧?这一上午耽误我们挣多少钱啊?”
好不容易从九点挨到了十点。在人们急切的盼望中,林书记还是没有出现。会议室里早乱成了一锅粥,原先发牢骚的人这回改成行动了。陈玉兴一声喊:“林书记在耍我们,我们等不起了,走!回家!”说着就往门口闯。
翟斌只好堵着大门,让阎永清赶紧跑去请林书记。原先正坐着等的人,此刻有见人带头,都一起涌到了门口,向翟斌示起威来。
“翟主任,你凭啥不放我们走?”
“会还没开呢,怎么能走?”
“通知开会的人自己不来,我们凭啥等他?”
“阎副县长不是已经去请林书记了吗?”
“能不能请来还不知道呢,会啥时候能开呢?”
……
马立文上前指着翟斌说:“那我们就再等他一顿饭的工夫,要再请不来,我们可就对不起了。”
孙文怀阴阳怪气地说:“林书记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我看,他是故意的。说不定他正琢磨着怎么从我们手里套粮呢,兴许是这缺德的主意还没盘算好。”
陈玉兴一看群情激奋,更来了劲了,“不管他姓林的出什么花花点子,想再来左县长那一套唬洋气儿,咱们是再不吃这个了。”
马立文也来帮着助威:“那当然啰。”
陈玉兴指着会标说:“你们瞧瞧,还叫什么’饥饿的体会座谈会’?我看,这纯粹是扯谈。这县委书记打仗行,当官儿呀,八成还没左县长那两下子呢,这叫什么会呀,让这么多人戗戗饥饿的体会,这不是笑话吗?谈饥饿的体会,还不是张嘴就来,要什么发言提纲?只要会吃饭、会说话的,就连三岁孩子都能说出来……”
这番话引得众粮主哈哈大笑。翟斌实在听不下去了,他不能容忍这些粮虫子在这儿肆无忌惮地埋汰林书记。他吼道:“你们太不像话了,胡说些什么呀?”
可是这伙人仗着人多势众,翟斌的这几句话就像水中的一片落叶,一个lang头就把它淹没了。
阎永清急匆匆地来到林大锤办公室,见林大锤正要外出,就问道:“林书记,你要去哪儿?”
“去开荒点,顺路去一趟花子村。”
阎永清见林大锤真把今天开会的事给忘了,就提醒道:“林书记,你昨天不是让我和翟斌挨家挨户给那些粮店主发请柬了吗?他们都在等你开座谈会呢,这事儿你忘了?”说完尴尬地笑了笑,“这些日子看把你给累的……”
林大锤望着阎永清关切的样子,笑着拍拍自己的脑门,“就凭我这脑袋,这么点事儿还能忘?这是我特意安排的。”
阎永清更迷惑了,“特意安排?”
“对,特意安排!让他们闹去。啥时候不闹了,想明白了,我再去。现在他们能谈出那饥饿的感受吗?”
阎永清一摆手,“不行,不行。会议室都要炸了庙了,一顿乱戗戗,说啥难听的都有,还有人闹着要回家。你去一趟吧,我和翟主任实在招架不住了。”
“他们只要来了,就谁也走不了,我已经通知在大门口加派警卫了,可能刚才他们在暗处,要是真有人敢走,他们会出面阻止的。反正谈不出体会就别想走人!”
“林书记,您还是过去看看吧,哪怕跟大家照个面,说几句也行!”
“好吧,我先跟你看看去。”
离会场还有百十来米,林大锤并没有听到如阎永清所说的“炸了庙”。手持长枪的警察早已在门口站成整齐的两队,个个威武雄壮,让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
会场里面的人见林大锤正大步流星地向会场走来,刚才还在门口扎堆的人们,迅速跑回到原先的座位上。翟斌在心里骂道:这伙势利小人!也就背地里能耐。现在林书记来了,咋就没一个敢出来和他当面叫板的呢?有本事,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听听。
林大锤走进会场,径直往台前走来,他的目光扫到哪儿,哪儿立刻就静了下来。等下面全安静了,他开始讲话:“各位掌柜的,把大家请来开个座谈会,我却到现在才来。有人以为我忘了,说啥难听的都有,这我早料到了。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不计较。其实,县里一个副县长、一个办公室主任亲自给大家送帖子,这已经说明今天的会很重要,同时说明县委县政府对今天来开会的人也很重视。我怎么能忘呢?墙上不是贴着《今日会程安排》了吗?我是想多给大家一点时间,让大家围绕座谈会的主题认真思考思考,会场之所以这么布置,也是为了启发大家思考这一主题的。这样就能把饥饿的体会说到点子上了。那么,会议也才能开出效果,不是吗?有人说我出的这个题目太浅,只要会吃饭会说话的都能说出来,还有的说开的这个会议是’小儿科会议’。随你怎么说,但有一条,就是做粮食买卖的,要不把饥饿的体会搞透了,心就会变黑,心一黑,粮食生意肯定也做不好。做人都不会,怎么会做生意呢?你们说是吧?”
一番话,说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做人比做生意重要。可底下这些粮商粮贩,哪一个关注过怎么做人了?做生意的只要把生意关注好了就行,林大锤这么说显然是故意抬杠,但谁又能跟他计较呢?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林大锤瞧瞧刘老二,见他低着头,就说:“刘掌柜,我的话,你说是不是?”
刘老二见被点名,只好尴尬地点点头,从牙缝里挤出个“是”字,又向两边笑了笑,迅速把头埋下。
林大锤接着说:“刘掌柜,我觉得,你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个挨饿人都有的感受,不然你怎么会慷慨解囊,支起了粥棚让这么多移民天天去你那儿喝粥呢?这一点上,我替大家谢谢你。”
这几句话,说得刘老二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像在打鼓。他不知林大锤是真不明白他这样做的心思,还是在故意装糊涂。只听见林书记说替大家谢谢自己,他赶紧拱手抱团欠了欠身子:“应该做的,应该做的。”说完又赶紧低头坐下。
林大锤见大家还不吭声,就说:“我这个座谈会,准备这样开,座谈嘛!就是大家说,谁说对了,谁就先走,要是说不好,那可对不起,还得请你留这儿继续体会体会,等你啥时候有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