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煽风点火 (第2/3页)
就成,装不下的就让陈大磕巴赶车往你大哥那儿送,只要面上的粮食不多就行。再说那个庄大客气在打地塞呢,没闲工夫下来找粮食,别人谁能找到咱家藏的粮食?就算翻,他也翻不出来,再说,***讲究这个,他能真翻吗?”刘老二终于露出了笑脸:“哎呀,老婆子,谁说你咯咯咯光打鸣不下蛋,那是不下笨蛋,光会下巧蛋。”“去你的!”方丽霞也被他夸乐了。为了让刘老二帮着拿主意,她急忙把话题转到刘美玉身上,“好了,说正经的吧,快救救咱美玉吧!这丫头傻不傻,啥热闹不好凑,偏往打仗的地方凑热闹,人家躲还躲不过来呢。”“放心吧,那地方有那么些个大老爷们,还能让两个姑娘家吃亏了?我呀,还是把咱家的粥棚支起来再说吧,这可是龙脉县的独一份儿。”仅用了半天时间,材料就准备齐全了,又找人干了半天活,一个大粥棚就搭建成了。地点就选在县政府对面的空地上,刘老二觉得这地方好,既可以让县政府的那帮大爷们瞧着这场面,也好知道我刘老二在给政府解难呢;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左光辉要是敢派人来强行征粮,只要把这个粥摊一撤,再一煽乎,县政府门前就不太平,这些个盲流子,政府不给吃的,好不容易有口粥喝,又被人给搅黄了,这不是要命吗?这些人一闹事,那是啥动静?还不够左光辉喝一壶的?刘老二在棚子里面放了两张桌子,桌子上堆放着好几袋粮食。窝棚门口是新砌的炉灶,大烟囱正喷吐着滚滚浓烟。两口大锅正在熬粥,开着锅盖,热气腾腾,粥香四面飘散。百十来名急不可耐的灾民挤在粥棚前,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队。刘老二拿勺在锅里搅了几下,似乎觉得还太稠,又往锅里添了几瓢水,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灾民们一片嚷嚷声,刘老二却并不搭理,只顾吩咐陈大磕巴再往灶里添些柴禾。方丽霞两手搭成喇叭形放在嘴前,大声喊着:“乡亲们,别乱挤!急也没有用,粥还没好呢,乱挤的话烫坏了谁我可担待不起啊,排好队,人人有份。”她一遍遍地喊着,就想把动静整大点,好引起对面的关注。“老板娘,刚才要不往里掺水,这粥早好了。”“快点儿吧!我娘都饿得不行了。”两锅粥终于都熬好了,刘老二手持一把水舀子,给排队等候的移民打粥,方丽霞则给打完粥的往碗里夹块咸菜,嘴里却在一刻不停地说着:“乡亲们,都别挤,这年头能吃口饭不容易,慢慢地来,悠着点喝,不会让大家饿着……”一个壮年移民接过碗,只见热气腾腾的碗里稀得光汤,他皱了皱眉头抱怨道:“哎呀!我说掌柜的,这哪有多少米粒呀,你们做善事也不能这么小抠是不是——”方丽霞不高兴了:“我这是白给的,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排在后面的灾民嚷嚷起来:“打完了就快走,废什么话,这年头有人给你碗粥就不错了,就别嫌这嫌那了……”这一天在龙脉县的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刘老二搭起了赈灾粥棚使流离失所的灾民喝上了粥。尽管稀,但还是应称之为粥的,稀粥好歹也是粥嘛,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有碗粥就不至于饿死了。在县政府门前的广场的另一端,与刘老二粥棚仅仅相隔几十米远,正发生着龙脉县史上的另一件大事:在左光辉的督办下,龙脉县第一支粮食纠察队成立了。这是一支由公安民警和青年民兵组成的队伍,约有七八十人。此刻,这支队伍,分成四列横队站着,把头的扛着一面大旗,“粮食纠察队”五个大字赫然在目,队员们一律戴着印有同样标志的红袖箍,雄赳赳气昂昂等待着领导的检阅。没过多一会儿,领导就从县政府机关里走了出来。左光辉走在正中,在他两侧稍稍靠后一些的地方,常永瑞、马奇山一左一右地陪同着。左光辉站到门厅前的台阶上,他看到了那支拿着碗排着队等候喝粥的长长的队伍,吵吵嚷嚷的,左光辉皱了皱眉头,转过身来问马奇山:“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刘老二两口子搭的粥棚,专门赈济来开荒的灾民的,也是今天才开的张。”“噢?败兴!”左光辉想不到刘土鳖老财会来这么一手,他了解刘老二,这老土鳖是绝不会对这些灾民慷慨解囊的,那么,他在打什么棍意呢?为什么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又偏偏选在这个地方来跟他唱对台戏呢?左光辉不得而知,心想这老土鳖真是欠收拾,他真想过去一脚把他的炉子给踢翻了。可现在不行,眼前,这是自己组建的一支史无前例的队伍,眼下,自己正要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检阅,千万不能因为刘老二把自己的心情弄坏了,且记下这笔账吧,等着吧,第一个就收拾他。他这样想着。一个队长模样的人见左光辉来到队伍前面,喊了声:“立正!”然后带头鼓起掌来。左光辉微微侧着头,微笑着挥手向大家致意。鼓掌之后队长宣布检阅开始,左光辉神气十足地绕着队伍走了一圈,脸上的表情始终笑盈盈的。可是左光辉发现队伍中并没有多少人在关注他,队员们全都目视前方,表情刻板,对他洋溢的热情表现极为冷淡,这多少让他有些沮丧。其实所谓的检阅,真的是毫无必要。站在这支队伍前,完全可以一目了然。可是他愿意走,因为在他心里那毕竟叫“检阅”。他心里责怪着常永瑞不会办事,为什么要排四列横队?这支将在龙脉县志上写上浓重一笔的队伍,竟然还不如那排队喝粥的队伍拉得长,真丢分!他想,如果排成一长列,再放慢些速度,那还像点样。可现在就像苍蝇叮臭肉,绕个圈就算检阅完了,他有些于心不甘。他走到队伍前面靠中间的地方站定。队长一溜小跑,跑到队伍前面,转体,面向队伍喊了一通:“立正”、“稍息”、“向左看齐”、“报数”等整队口令,然后转身向左光辉,“报告左县长,整队完毕,请指示!”然后再次面向队伍,“大家欢迎!”说完,带头鼓起掌来。等掌声稀落下来之后,左光辉背着手,向前跨了一步,挺了挺胸,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讲话:“同志们,你们是一支光荣的队伍,你们将要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使命。大家都知道,前线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翻身解放,正在浴血奋战。前线需要粮食,战士们需要粮食。由于敌人的破坏,各地的粮食供应十分紧张,许多人在挨饿,他们也需要粮食。此外在许多农村,由于战乱又使得土地撂荒,加上全国又有不少地方受灾,于是灾民就四处逃荒。我们龙脉目前就正在遭受着这股盲流潮的冲击,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在我们龙脉吧,赈济他们也需要粮食。到处都在伸手要粮,怎么办?我们龙脉历来是粮食的重要产地,又是全省的粮食中心,而我们却拿不出粮食。虽然这里已经是解放了的城镇,但是绝大部分粮食仍然被一些不法商贩控制着。我们县历来是支前的大户,最近我们又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从龙脉征集50万斤粮食支援沈阳战场。时间只剩下四天了,怎么办?于是我们这支粮食纠察队伍就应运而生了。它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这支队伍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杰作。能参加这样一支队伍是幸运的、是光荣的,也是责任重大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县一些不法粮商粮贩内外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他们是人为制造粮荒的源头。往外高价倒卖的粮食他们有,政府要征购粮食支援前线,一个个都哭穷,他们的心比这黑土还要黑,因此我们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要用我们的爱国行动迫使他们交粮,交爱国粮,交爱心粮。征爱国粮是时代赋予我们这支’粮食纠察队’的权力,所以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干,不要怕!虽然我们的目的是光明正大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党的政策,要注意政府的形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我们要针对的重点对象是不法粮商粮贩而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因此,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不过,请大家放心,有人民政府作大家坚强的后盾,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征粮任务,能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好了,该讲的我都讲了,下面请常局长和马局长给大家分一下组,我们实行责任包干制,每个组分包若干粮店和村子,具体的工作细则待会儿两位局长会给大家交代清楚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争取明天就能往粮库送粮,我在那里负责接收。成绩突出的组我要给予奖励,我将亲自授予奖旗。”“左县长,我们空着手也不行呀,要是遇上胡搅蛮缠或者捣乱的呢?”队伍中有人说。左光辉回头对常永瑞说:“常局长,在你们的武器库里,还有不少日本鬼子投降时留下的枪支,你让人挑一些能用的,给他们每人发一支吧。”语气是商量,内容分明是命令。常永瑞有些不愿意:“左县长,枪支的使用是有规定的。”也不知是没听到还是有别的原因,常永瑞的话,左光辉没搭理。一听到发枪,有几个青年人却来了精神头:“左县长,那子弹发不发?”这是个难题,有了子弹,万一惹出祸来就不是小事,这责任谁来承担?左光辉犹豫了一下说:“子弹就别发了,都是人民内部,吓唬吓唬就行,千万不能动真的。”马奇山问道:“那公安警察总可以真枪实弹吧?”左光辉转向常永瑞问道:“常局长,你说呢?”“即使在征粮工作中发生了冲突,也不能动枪,这一点上级有规定。我们就像平时执行任务一样就行了。”常永瑞回答道。其实左光辉对这项行动还是有很多担忧的。那些粮虫子,视粮为命,真要把他们的老底都搜了出来,他们岂肯善罢甘休,弄不好真能整出大乱子。虽说成立这支队伍是在县政府办公会议上集体通过的,但自己毕竟是提出者,又是主要责任人,万一捅出了漏子,自己岂能脱得了干系。再者,参加这支粮食纠察队的,尽是些愣头青,一个个又戴袖箍又拿枪的,不把他们纠集在一起都少不了惹事,现在把这些好闯祸的人组织到一块儿,能不整出点事儿来吗?那么,既然左光辉明白这个理,为什么还要趟这浑水呢?要不是上面催逼得紧,连马奇山也感到为难,他怎么会出此下策呢?这都是给逼出来的。不过,除了这个,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就算孤注一掷吧!成败在此一举了。大不了把这顶乌纱帽摘了,总不至于一撸到底吧,最多也就是降级使用了,以后再慢慢挪个地方,还可以东山再起嘛。军令状在上级手里攥着,拿不出粮食来怎么过得了关,不赌一把能行吗?左光辉此刻就像所有的赌徒一样,脑子里只有一个“赢”字。他只想听谁家谁家粮食被搜出的捷报,至于别的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句话,左光辉是豁出去了。今天刘老二的确称得上是龙脉县的新闻人物。粮商开粥棚周济灾民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粥棚一下子就成了龙脉最热闹的地方。有的灾民反正也没地方住,干脆把行李卷也扛到粥棚跟前来了。刘老二熬的两大锅粥很快就见底了,人们在耐心地等待着第二批粥。水要烧开,米要化成粥,还需要时间,望着还在不断地壮大的喝粥队伍,刘老二不禁有些心疼起来。排队等喝粥的人们却并没有察觉刘老二的变化,他们只把眼神停留在冒着热气的锅上。为了打发这最难耐的时光,排在前面的几个唠起了嗑:“真**,都说林书记欢迎大家来开荒种地,可是我们来了以后呢,他怎么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呢?”“哎呀,光见着人影有啥用?那天,咱哥几个去找他们的左县长,那家伙更他妈的**,叫我们’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我就说’要是没亲没友呢,还不都得饿死啊’?你猜怎么说,’别拿饿死来吓唬人,林书记号召你们来开荒是好意,谁想到你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林书记现在又遇上了特殊情况,你们就天天有人来找我,我也不是开粮店的,我有什么办法?你们还是等林书记来了再说吧,饿不饿死的,我也管不了。’你们说,这像句人话吗?还县长呢!”旁边的人也叹道:“等吧,等到啥时候林书记才能回来呀,还有人说他回不来了呢——真闹心透了。现在,回又回不去,留又没人留,待下去连口饭都没着落……”刘老二听了这话心里直打怵,他一把拉着方丽霞来到一个僻静些的地方,着急忙慌地说:“我看这架势收不住了,这样下去,一天得几袋子米呀?你呀,净出馊主意,这下可怎么收场?”方丽霞不服,辩道:“什么馊主意?你要是往政府那头交,那得交多少?啊——”“刘大掌柜,粥都好了,别磨蹭了,快给大伙打粥吧,我们就靠你这点粥对付着活呢。”一声叫喊打断了他俩的争吵。刘老二瞥了一眼方丽霞,赶紧回到锅前。方丽霞却并不理会,她回到粥摊前依旧高声吆喝着:“乡亲们,排队喝粥,别急!人人有份……”不知什么时候,左光辉和马奇山站到了两人面前,方丽霞猛一抬头看见了这两人,她愣了一愣,赶紧招呼:“哟!是左县长、马局长呀,到这儿来视察工作?快请里边坐!”左光辉并不搭理,自顾自背着手,四下看了看,不冷不热地说道:“刘掌柜,好,好!你做得好呀。能替政府排忧解难,还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看来,你不但有的是粮食,觉悟也很高嘛!政府这次征粮,你可要冒大炮了。”听了这些酸不拉唧的话,刘老二知道今天来者不善,赶紧上前说道:“左县长,其实我家真的没什么粮食,真的不多。”刘老二一副哭穷的样子。“不多,是不多。这把粥棚都搭到县政府门前来了,要多的话还不一直搭到哈尔滨、长春啊。你们家要没点儿底子,敢这么干?陈玉兴、孙文怀他们怎么就不敢搭赈灾粥棚呢?”方丽霞在边上一直没吭气,听了左光辉这几句话,知道今天他就是来找碴儿的,于是,阴下脸来没好气地说道:“左县长,你要这么说,我们就把这粥棚撤了!做点好事反倒落下把柄了。”她故意把“粥棚撤了”几个字叫得特别响。果然,队伍里的人叫起来:“你这县长可真有意思啊!我们移民找你要口饭吃,你不管,人家刘掌柜做点善事给我们口粥喝,你又跑到这里来阴阳怪气的,你安得什么心啊?”马奇山一见有人给刘老二帮腔,知道是方丽霞在故意煽动,就对说话的那人说:“你这人是怎么说话呢?是谁把你们请来的,就找谁去,跟左县长较什么劲儿?”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人,指着马奇山大声喝道:“我们就这么说话了,怎么了?乡亲们,这家伙吃饱了撑的,哄他,哄他。”有一句话叫众怒难犯,左光辉的一席话逼方丽霞说出了“粥棚撤了”的话。这是一群生活无着的人,这一口粥维系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撤了粥棚岂不是把他们往死路上推,怎么能不引发众怒呢?摆官架子尤其要看场合。对敬畏你的子民或一心想往上爬的下属,摆摆这臭架子是有用的,如果摆歪了,兴许还会有人会给你扶正;可是在这些外乡的,又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面前摆臭官架子,效果就是适得其反。一声号令,众人立刻嚷嚷着把左光辉、马奇山团团围在了中央。好不容易逃脱了围骂的人群,左光辉回到了办公室,他从窗户向广场望去,秩序已经恢复了正常,他想着刚才的事,不想则已,越想越气。这个平时对自己点头哈腰的刘老二,今天竟然这么硬气,真是吃了豹子胆了,让一个大县长在一大帮盲流子面前下不了台,是可忍孰不可忍!说实话,刘老二支粥棚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是想笼络人心,逃避交支前粮罢了。过去自己因为碍着刘美玉这一档子,在刘老二身上总是下不了茬子。找他一回,他告了刁状,开了两枪吧,险些没挨处分。在左光辉看来,刘美玉是串诱人的葡萄,看得见,够不着,为了这事儿,他左光辉在这家人身上吃够了苦头。尤其是刘老二,表面上恭恭敬敬,却时常在耍他,利用他。上次征粮让刘老二滑了过去,这回非得好好收拾收拾刘老二这个老土鳖了,否则,难解他心头之恨。想到这儿,他立刻告诉马奇山,叫他吩咐粮食纠察队,第一个就到刘老二家征粮。午饭后,十名粮食纠察队员在马奇山的带领下直奔刘老二家。早有人去给刘老二通风报信了。一会儿,几十个靠刘老二的粥铺度日的开荒的移民手拿锄头镰刀领先一步进了刘老二的家,纠察队员随后也赶到了。马奇山一看这架势,这一组只有八个人,那边少说也有二十几个,寡不敌众呀!手里的枪没子弹还不如烧火棍好使呢,即便有子弹谁又敢开枪呢?双方就这样虎视眈眈地僵持着。马奇山知道来硬的不行,就指着刘老二说:“好你个刘老二,我看他们能给你维持几天?粮食纠察队是按左县长指示成立的。让主动交粮的告示昨天就贴上大街了,宣传车的大喇叭也没停过,你是瞎呀还是聋呀?告诉你,有粮没粮,你说了不算,只要让我们搜一搜就知道了。你现在找这么一大帮人来,想干什么?想和政府对抗啊?告诉你,和政府对抗绝对没你好果子吃,征粮的事,你早晚逃脱不了。”刘老二一看有这么多人护着自己,胆也壮了不少,说道:“你也别拿大帽子来吓唬我,要我交粮,我就不赈济这些灾民,赈济灾民我就不交粮。”众移民也一齐跟着帮腔:“不交,不交……”马奇山以为几句话就能把刘老二给吓唬住,没想到这老家伙今天会这么横,仗着人多势众,腰板也直了不少。他灵机一动,三十六计走为上。他走上前对刘老二说:“刘掌柜,你真就这样了?”方丽霞把脸一耷拉,接着话头答道:“对!我家就这样了,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