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沦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沦落 (第2/3页)

军需处长王老虎倒卖军用药品器材,解放后又潜逃到这里,今天可把你给逮住了。你被捕了!签字吧!你这药铺也由政府查封没收了。”

    王掌柜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在十几支枪口的注视下,乖乖地签上了名字,然后双手被绳索牢牢地固定在身后。

    这时艾小凤在炕上蜷缩成一团,依然一脸的惊惧。那个领头的纠察队员看着她问道:“你是他什么人?”

    “我是被他抢来的!我婆婆死前欠了他五付药钱,今天刚巧被他遇上,不由分说,就把我抢来了。”艾小凤急切地表明自己跟眼前的这个恶人没关系。

    王掌柜还是证实了艾小凤的话。就这样,王掌柜被带走了,艾小凤被放了。

    天黑了,艾小凤一个人走着,大街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奇怪地瞧着她。长春,在她心目中,那是城里,是她完全陌生的另一世界。虽说从前她也来过,那是和大锤来送货的,办完事就走了,艾小凤从来没想过今天居然要在这座城市里找自己的家。此刻,街上的店铺早都打烊了,行人也很少。偶尔有从她身边走过的,也是行色匆匆。她问了几个人,却没人知道刘老大粮店在什么地方。是啊!长春这么大,粮店不知有多少家,谁会知道呢?她只知道刘老大粮店在城东。东在哪儿呢?这茫茫黑夜怎么辨别东呢?她猜测着走着。上次她从林家回来,就是凭直觉判断的。可是今晚却不对了,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家呢?耀眼的霓虹灯光渐渐少起来了,房子也少起来了,眼前的景象让她感到自己对方向的判断显然错了,怎么会越走越荒凉呢?她知道自己迷路了。路上看不到一个行人,她开始着急。拼命地走着,脚下是一条宽阔的大路,通向不知尽头的远方。她被黑夜笼罩着,开始害怕了。她感到身上有点冷,她怕再遇上像王掌柜这样披着人皮的狼。艾小凤越怕就越急,越急脚下的步子就越快,越急就越找不准方向。她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一气。家在哪儿呢?急得要哭了,可是在这茫茫黑夜里,哭有什么用呢?她恨自己的莽撞,恨自己的胆小。要是林大锤或者刘长河在自己身边就好了,就用不着害怕了。这黑夜才刚刚开始,夜有多长啊,这漫长的夜怎么熬得过呢?她终于不敢再往前走了,蹲在路旁,伤心地哭了起来。也不知哭了多长时间,前方出现了灯光,她抬头去看,是一长串的灯光,灯光在移动着,越来越近,越来越亮。她判断那肯定是个车队,因为她已经听到汽车的马达声了,什么车这么多呢?一定是军车。国民党早跑了,一定是解放军的车,想到这儿,她兴奋地站起来朝着车队挥手。

    打头的那辆车终于在她跟前停了下来。左光辉从车里探出头问道:“姑娘,你拦我们的车有什么事吗?”

    艾小凤见说话的人披着军大衣,态度挺和气的,就鼓起勇气说:“解放军同志,我迷了路了,找不着家了。”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在长春开粮店的。”

    “这黑灯瞎火的,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安全,上车吧!”

    就这样,艾小凤还没弄清这车开往哪儿,就稀里糊涂地爬上了车。第二天下午,车到了龙脉,停在了县政府大门前,艾小凤急忙从车厢里跳了下来。左光辉从驾驶室里走了出来,见艾小凤冻得直跺脚,就笑着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你打算怎么办呀?”

    艾小凤并不回答,却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儿是龙脉县县政府,我是左县长,叫左光辉,有事就来找我好了。”左光辉热情地介绍着。

    不料,艾小凤还是不回答,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谢谢,谢谢你了!”说完一溜烟儿跑了。

    左光辉望着艾小凤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这姑娘有点意思!”

    新的地方,就会有新的故事。等着瞧吧。

    艾小凤本来是急着回家的,但是,经过了汽车漫长的颠簸,长春已是越来越远了,再想回家对于她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女人来说,已经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经历了这几次劫难,她仿佛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人生竟然是那么变化无常,只有天地永远那么宽广,这一切好像都是老天特意给她安排的。让她经历家破人亡,又让她经历人生最不堪的凌辱,她还怕什么呢?既然老天把她送到了龙脉,想家又有什么用呢?一种新鲜感驱使着她,就在街上闲逛起来。这龙脉不同于长春,主要街道只有四条,成井字形。两条纵向的叫大马路、二马路,两条横的叫前横街、后横街。每条街最长不超过10里。不一会儿,她就逛了个遍。她感觉这龙脉街市最大的特点就是粮店多,大街上是大粮店,旮旯胡同里是小粮店,商家主要是靠批发,也兼零售。逛了半天,艾小凤有些饿了,她想起到现在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一口东西了,回家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她想,刘长河找不到自己一定会很着急,公公婆婆说不定还会把她当成一个骗子呢。她觉得自己应该回去,不能让人瞎猜忌自己。可怎么回去呢?这离家后的这段经历怎么说呢?即使说了,公公婆婆能信吗?她犯犹豫了。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出来时身上又没带一个钱,上哪儿去吃饭呢?她忽然有主意了,昨夜搭军车遇到的那个男人,慈眉善目的,挺好说话的,今早还跟自己说他是县长,要有啥事可以去找他。只怪自己当时匆匆忙忙地离开,连人家姓啥都没记住。管他呢,反正上县政府找县长就对了。一个县还能有几个县长不成?她满怀信心地朝县政府走去。

    县政府大院里挨着墙排着一溜桌子,桌子前坐着戴着红袖标的工作人员。院里院外挤满了人,人们正围看着广告栏前贴着的一张招工启事。艾小凤挤上前去,她认识不了几个字,就拦住正在往外挤的一个男子问道:“这位大哥,这上面写的是啥事啊,这么热闹!”

    艾小凤问的那个人正是周泰安,见问话的是个壮实的姑娘就说:“你没看呐,那张告示上说:县粮库要招收国营职工。要求男性,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还要有能证明你身份的东西,我们才能收。你是替你男人来报名的吧?详细情况你自个儿看吧。”

    这时有一个报名者挤到了周泰安面前:“我说,长官,我们都是逃荒来闯关东的,哪儿有什么证明身份的物件啊?”

    周泰安边走边回答道:“如果有老家乡政府开的证明最好了。没有的话,像你来的时候的火车票啦,也可以。”

    “那要是什么也没有呢?俺一个讨荒要饭的,哪儿有钱起什么火车票呀?俺是靠两条腿走来的。”有人问。

    周泰安语塞了,他不知怎么回答,那张告示是翟斌起草的,关于要证明这一条原先并没有,还是自己让他加上的。当时寻思国营企业招收一个职工,总得弄明白他是从哪儿来的吧,就这么加上了,没想到反给自己找了麻烦。

    望着来报名的人有些灰心,有的想走开。阎永清站了起来:“同志们,既然要大家提供证明有困难,这一条就取消了。报名的时候,只要说清楚你是哪儿的人,在家干什么就行。”

    “阎叔,你看我行吗?”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艾小凤顺着声音看去,此人长得胖乎乎,一动弹浑身的肉都在颤。

    “哟!这不是郑家二小子嘛,怎么你们家杂货铺不开了?”阎永清问。

    “不,我爹说我年纪轻轻的,守着个小铺子没出息。这回是招收国营粮库的职工,只要国家黄不了,就总能吃上皇粮不是?旱涝保收。我爹就叫我报名来了。”

    “你去报名吧!不过,在粮库干活可得准备吃苦啊。”

    郑家二小子一吐舌头:“那就先试试看呗。”

    门槛一降低,报名的人群又开始热闹了起来了。

    “长官,我叫臧大山,是山东沂蒙地区的,我们老家都穿自己家做的牛鼻子鞋,你看行吗?”说着他抬起脚让人看。

    “长官,我叫齐大根,老家在山西。家乡产大枣,我这根打狗棍就是从我家枣树上砍下来的,你看行不行?”

    ……

    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报上名的人都满意地离开了,都是男的。艾小凤心里像在打鼓,本来是来看看的,也许是受现场气氛的鼓舞,她对自己说:试一试吧,回家也是吃闲饭,在这儿干,自己就是国营粮库的职工了,还可以挣工资。可是刚才那个男的明明说,人家不要女的,怎么办?再等等看看吧,艾小凤越等越看越着急。本来并不抱什么希望,现在她越来越想得到这份工作了。她怕人家要是招够了数就没指望了,于是就决定试一试。她用力往前挤去,加上急的,汗也出来了。众人见是个女的,纷纷给她让路。艾小凤挤到了阎永清跟前,也顾不上擦汗,急急巴巴地说:“长官,我是长春来的,家里……家里是开粮店的。”

    阎永清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为难地说:“对不起呀姑娘,我们不收女的……”

    “为什么?”艾小凤并不气馁。

    周泰安见是先前问自己的那个女子,就说:“这还用问吗?粮库的活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扛麻袋、上跳板、装车卸车、扬场,除了力气,还要技术。身板弱一点的男人我们也不要,何况……”剩下的话他不说了,那意思就是:姑娘,你还是识相点,回家去吧。

    哪知道艾小凤把胸一挺,大大咧咧地说:“我在我们老家是打铁的,要力气,我有!干别的我也行。”

    阎永清不好再说什么了,就问道:“你都会啥呢?”

    艾小凤急得要哭,就说:“我有手艺。”

    这句话一出口,立刻招来人们的挤兑:“什么手艺?生孩子的手艺吧?”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有人对艾小凤说:“人家都不要你了,快躲开,别耽误我们正事儿。”

    艾小凤斜了一眼那个挤兑她的男人,对阎永清说:“长官,我真的有拿手绝活,我的绝活在你们粮库保管用得着。”

    这句话管用。阎永清问道:“那么姑娘,你有什么绝活呢?”

    艾小凤说:“我的手就是一杆好秤,我能用手掂粮食,只要我能拎得动,我就能掂出多少分量来。”

    旁边立刻有人说风凉话:“吹着唠吧,这年头反正吹牛也不上税。”

    阎永清问道:“真看不出来,试试怎么样?”

    “行啊!”

    阎永清让翟斌赶紧上食堂借杆秤去,不一会儿秤拿来了。周泰安问道:“姑娘,你能蒙出分量还差不多,说能掂出分量来,可别差太多噢。”

    “上下差不到哪儿去。”艾小凤蛮有信心地说。

    那个说风凉话的男子又说:“是差不到哪儿去,要是100斤的东西,上下最多就差100斤呗。”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阎永清说:“姑娘,这里没粮食,你掂物也成吧?”

    “成,只要我拎得动。”艾小凤爽快地说。

    周泰安把那根枣木打狗棍交给艾小凤:“你就掂掂这个吧。”

    艾小凤接过棍子一掂,脱口而出:“二斤一两。”

    周泰安再用秤一称,果然是二斤一两,他惊奇了,他又把自己刚才坐的那把椅子给艾小凤。

    艾小凤用手一拎,又是脱口而出:“十四斤六两。”

    周泰安接过椅子一秤,他惊奇极了:“嗨,大家看,丝毫不差呀。”

    众人围过来看秤星,一片掌声响起。

    阎永清激动地对艾小凤说:“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我们收你了!”

    艾小凤吞吞吐吐地说:“我叫――刘小凤。”

    “你在龙脉有亲戚朋友吗?”阎永清又问。

    “没有。”艾小凤说着摇了摇头。

    阎永清寻思了一会儿说:“那你就和炊事班的邹大姐挤一下,如果不方便,等过些天我手里的事儿办完了,再帮你另找个住的地方。”

    艾小凤乐了。这两天坏人也遇上过,但自从那个王掌柜被抓走以后,她的厄运算到头了。自从自己一出长春,来到了龙脉,遇上的尽是好人。她不好意思地说:“我初来乍到的,还不知道上哪儿去找邹大姐呢。”

    “刘姑娘,你别急,我给你找一个人领你去。”阎永清看了看周围没有自己太熟识的人,就回头对翟斌说:“翟主任,还要再麻烦你一下,把刘姑娘安排到食堂的邹大姐那儿去吧,生活上请她照顾一下,然后再把她送到粮库工地去,跟他们陆云主任说一下,就安排她检秤。”

    翟斌把她领到机关食堂,正赶上吃午饭,邹大姐就给艾小凤和翟斌拿了四个包子,两盘炒菜,两碗汤。翟斌才吃了一个包子一碗汤就吃饱了,艾小凤把剩下的全打扫了。这个邹大姐可是个热心人,见翟斌给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