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7章 江南乱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7章 江南乱况 (第2/3页)

最重要的就是渡过长江。

    “渡江物资准备如何?”

    刘继隆询问赵英,赵英连忙作揖:“江陵积存有五十万石粮食,黄州王使君所部又有三十万石粮食,粮食不缺,只是缺少民夫。”

    “大军若是渡江,必须先征募民夫,才能保障我军能收复各州。”

    见他这么说,刘继隆便不再犹豫,直接敕令道:“敕令曹茂,着其率军南下攻打澧州。”

    “敕令耿明,接引大军渡江鄂州,令王式指挥兵马往湖南、江西攻去。”

    “敕令洛阳,以江南州县数量,提前调遣剑南、山南等处官吏南下。”

    赵英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接令后起身前去操办。

    瞧着他远去,刘继隆则是有些担心南边的治理问题。

    这倒并非是说他觉得官吏不够,而是能够适应特殊地方的官吏不够。

    诸如岭南、福建、黔中等处,不是能够跑象,便是有犀牛在当地栖息,环境可见一斑。

    治理这些地方,难度可是要比治理北边那些干旱贫瘠的州县还要困难。

    不过好处在于,南边的州县属于随着时间推移,每份治理都能见到成效,而北边的州县,尤其是西北的州县则是随着时间推移,降雨线不断南移而变得愈发困难。

    想到这里,刘继隆只觉得前方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收复江南,不过是日后治理天下的插曲罢了。

    思绪间,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提笔继续处理起了各道州县的政务。

    与此同时,随着长江南岸,驻跸公安城的曹茂在接到敕令后,他果断选择了挥师南下,进攻在澧州防御的俞公楚。

    俞公楚所部两万兵马都是操训不足半年的新卒,面对曹茂所率两万汉军南下,整条防线压力无疑骤增。

    他一边派遣快马继续前往江东求援,一边坚守澧水防线,试图挡住曹茂兵锋。

    曹茂没有火炮,可俞公楚的澧水防线也没有夯土包砖的坚城。

    高骈在南边不过几年时间,重点都在经营黔中和江北防线,对于拥有长江和黔中作为天险的湖南,高骈虽然也修建了不少坚城,但重点都在潭州与岳州的湘水以东,而非湘西。

    如今曹茂举两万兵马来攻,俞公楚却只能硬着头皮坚守起来。

    也在曹茂与俞公楚交战澧州的同时,收复黄坡的王式开始率军渡过长江。

    百余艘福船钉上船板,顿时便形成了长二里余的浮桥横陈长江江面。

    “动作都慢些,不要着急,小心落入水中!”

    二十二日,长江寒风自西向东吹来,吹得人脸颊发红。

    长江北岸,三十余万军民齐聚,数十艘福船专门来往南北,负责运送挽马牛车和物资前往长江以南的鄂州,而军民则是以军为编制,先后通过福船形成的浮桥,不断渡江南下。

    这种渡江方法,也就在长江的中上游有用,若是放在下游那动则数里乃至十数里的地方,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大军终于渡江了。”

    八百料的福船上,王式站在船头,他身旁的陈瑛、陈靖崇等人由衷感慨。

    他们都知道,只要汉军渡过长江,统一南方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高骈若是知道黄坡丢失,我军已经渡过长江,恐怕会方寸大乱。”

    陈靖崇忍不住开口笑出声来,旁边的陈瑛也是嘴角含笑,眼底都是江南的景象。

    “他只有一人,终究是分身乏术。”

    “能阻拦我军如此,除了他外,却也没有旁人了。”

    “若他有争雄的心思,兴许还能阻挡我军更久。”

    王式倒是为高骈说了句公道话,高骈自始至终想的都只是如何割据。

    但凡他有些争雄的心思,最开始不是去打宋威和董昌,而是攻打长江北边的耿明,兴许结果会大不一样。

    当然,以刘继隆横扫河北的速度,哪怕高骈能占据江北不少州县,却也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南方始终会被刘继隆讨平,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这般想着,王式目光看向不远处的那上百艘大福船,以及在福船上木板快步渡江而去的汉军将士。

    放在十年前,他也没有想过,偏居一隅的刘继隆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以鲸吞之势由西向东的吞并了整个北方,而今更是要将南方也尽数吞下。

    “若能让天下变得太平,改朝换代又如何呢……”

    王式想到了李忱、李漼的那些事情,忍不住叹了口气,而江北的三十余万军民也在他的叹气声中,宛若蚁群搬家般,不断的涌向江南。

    十二艘装备火炮的大福船与二十余艘未装备火炮的大福船将洞庭湖口和长江下游封锁,高杰想要率军阻止却有心无力,而张吉本就是水贼出身,自然不可能用自己的弟兄去和汉军拼个你死我活。

    他只是派遣水师佯攻,尝到汉军水师火炮的厉害后,便立马撤回了江州,并向江东派出了快马求援。

    二十五日,王式所率三十余万军民尽数渡江,大军登陆鄂州后,王式将兵马分为陈瑛、陈靖崇两部。

    以陈瑛亲率五万兵马进攻江西,以陈靖崇亲率七万兵马进攻湖南,而王式则是选择坐镇原地,为两军调度火药粮草。

    由于在江北鏖战近两个月,江陵府又铸火炮二十门,王式将原本的三十门火炮划给陈靖崇,将崭新的二十门火炮划给陈瑛。

    两军开始分兵攻打湖南、江西,等到湖州的高骈得到消息时,便是他也不由得身形摇晃了几分。

    “梁郎如何了……”

    湖州衙门内,高骈质问前来禀告的快马,只想知道黄坡被攻破后,梁缵的死活。

    “未曾听说梁使君消息。”

    快马低下头去,高骈听后看向王重任:“江东有三万新卒和一万老卒驻扎,吾将四万兵马尽数交予汝,望汝能挡住李阳春来犯。”

    “高王放心,某定不负重托!”

    王重任不假思索应下,高骈见他如此,这才看向身旁高钦:“告知全军将士,明日拔营,回援洪州。”

    “是!”听到高骈终于愿意回援,高钦也趁势松了口气。

    但是想到汉军十余万渡江南下,他还是忍不住问道:“阿耶,若是如此,我军便只有不到四万兵马回援。”

    “江西和湖南境内合计不过四万兵马,算上我军四万也不过八万,我们能击退叛军十余万兵马吗?”

    面对高钦的担心,高骈则是面色沉着:“此次领兵之人为王小年,若只是王小年,吾则不惧。”

    “吾所担心的,是前军失利后,刘继隆会亲临江南。”

    高骈并没有在几个人手里吃过亏,但在刘继隆手里,他却根本没有讨得几分好过。

    王式这个人他十分熟悉,他自信能击退王式,但却没有自信能击退刘继隆。

    “敕令邝师虔,令其率军带陛下前往广州南狩。”

    “是!”

    高骈没有自信击退刘继隆,所以他能想到的,只有将皇帝南迁去广州。

    他只要能将叛军兵马拖到来年二月,凭借江南二月的情况,绝对能让刘继隆麾下数十万兵马喝一壶。

    思绪此处,高骈只能沉下心来,想着如何击退这十余万兵马。

    至于投降刘继隆,他都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了,让他跪谁都行,但他就是做不到跪刘继隆。

    “都退下吧。”

    他遣散了众人,独自在衙门内想破敌之策。

    只是直到翌日三军拔营时,他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他选择从湖州走睦州,经过婺、衢、信三州后抵达洪州,足有近千里道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

    在此之前,他只能期盼俞公楚他们能守住湖南和江西,为自己争取时间。

    只是他的想法不错,但俞公楚与邝师虔却根本做不到。

    得知汉军渡江走鄂州南下,俞公楚只能放弃澧州、朗州、后撤湘阴防守。

    因此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南唐在湖南先后丢失澧州、朗州、鄂州。

    与此同时,江州也正在被陈瑛、耿明猛攻,张吉的水师根本不敢靠近。

    得知江州情况,刚刚赶到衢州的高骈查看地图,很快便萌生了一个计划。

    “敕令,让张吉率领水师撤往池州,主动让叛军攻下江州,攻打洪州城。”

    “敕令洪州守将钟传,必须坚守钟陵十五日,十五日后吾便能率军抵达钟陵,击退叛军所部。”

    衢州官道上,高骈指着地图上作为洪州治所的钟陵城,已经想到了一个可以将汉军东路兵马一网打尽的计划。

    “末将领命!”

    高钦不知道自家阿耶想到了什么,但他知道自家阿耶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更何况此次领兵的陈瑛在汉军之中并不出名,纵使汉军骁勇,也难以与己方抗衡。

    在高骈敕令下,四万南唐精锐开始朝着洪州赶去,而张吉也按照高骈的敕令,直接撤往了池州。

    张吉撤退后,陈瑛与耿明对江州的攻势愈发猛烈,不过三日便直接拿下了江州全境。

    陈瑛没有下令三军休整,而是火急火燎的便朝着洪州进攻而去。

    驻守洪州的守将是当初组织民勇抗击过王仙芝的钟传,不过他当时功劳不多,只得了个洪州都将的官职。

    后来高骈占据江西,这才把他擢升为洪州刺史兼防御使,而他手中则是只有不到五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