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百五十五章 北伐西京,南征东京! (第1/3页)
洪武三年秋,肃杀的风裹挟着沙尘掠过黄河岸边,枯黄的芦苇在风中疯狂摇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惨剧哀鸣。
曾经旌旗招展、壁垒森严的宋辽联军阵线,此刻已如风中残烛,轰然崩塌。
宋军的旗帜七零八落,有的倒插在泥泞之中,有的被风沙卷着,在空中无力地飘荡。
士卒们丢盔弃甲,面色惊恐,像无头苍蝇般溃败奔逃。
他们的身后,是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波涛汹涌,如同一条无情的天堑,彻底阻断了他们的退路。
那些试图渡河的士兵,被湍急的水流吞噬,只留下一声声凄厉的呼救,很快便淹没在奔腾的浪涛声中。
而在辽军大营方向,浓烟滚滚,熊熊烈火正无情地吞噬着营帐。燃烧的木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火星四溅,照亮了半边天空。
地上满是丢弃的辎重,散落的甲胄、断裂的兵器、破碎的粮草袋,一片狼藉,仿佛诉说着辽军仓皇撤离的狼狈。
原来,在明君吞下四川之后,辽国与宋朝全都急了,于是两国终于下定决心,一起联手绞杀大明。
经过将近半年的筹谋博弈,终于将大明静塞军主力吸引到河北,打算两国联手绞杀。
然而两国却都被苏允给骗了,在这里的根本不是明君主力,而是苏允亲自带领的偏师,而此时真正的明军主力在章楶的带领下直插西京大同府!
辽主耶律洪基在接到西京大同府被苏允亲率主力急攻、危在旦夕的急报后,全然不顾与宋朝的盟约,连夜拔营回援。
他的这一决定,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刺向了二十万宋军精锐,将他们彻底抛弃在河北平原上,毫无防备地暴露在明军铁骑的锋芒之下。
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大战已经到了尾声。
御驾亲征的赵煦,身披被烟尘染黑的甲胄,呆立在临时搭建的辎重车上。
他的甲胄上,血迹已经凝固,呈现出暗红的颜色,那是无数将士用生命留下的印记。
他的眼神空洞而绝望,望着如潮水般崩溃的军队,仿佛灵魂都已被抽离。
手中,他紧握着那份精心炮制、尚未发出的《亲征诏》,诏书上“中兴”、“收复”、“联辽灭明”等字眼,在如今的局势下,显得无比刺眼和讽刺。
他怀揣着壮志豪情,以为与辽国结盟便能实现大宋的中兴,收复失地,可如今,一切都成了泡影。
程颐的担忧终究还是变成了现实。辽国从一开始,就是以“归还燕云”为诱饵,设下了驱虎吞狼、坐观宋明两败俱伤的毒计。
他们假意结盟,实则是想利用宋军牵制明军,等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再坐收渔翁之利。
而赵煦,就这样一步步踏入了辽国设下的陷阱,如今后悔,却已为时过晚。
哦,不,或者是苏允的陷阱,辽国或许也是受害者。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
远处的地平线上,“明”字大纛与“苏”字帅旗在风沙中猎猎作响,清晰可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静塞军震天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仿佛死神的脚步声,一步步逼近。
那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杀意与威慑力,让每一个宋军士卒都不寒而栗。
赵煦的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出征前的种种场景。
朝堂之上,群臣激昂陈词,对此次出征充满信心;
百姓们夹道相送,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可如今,这些画面都成了最残酷的讽刺。
他恨自己的轻信,恨辽国的背信弃义,更恨自己无力回天。
风沙越来越大,迷了赵煦的双眼。他缓缓闭上眼,感受着脸上的沙尘与泪痕交织。
这一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是一个在命运面前无力反抗的失败者。
他知道,等待他和宋朝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而曾经辉煌的大宋,或许也将在这场惨败中,走向更加黑暗的深渊。
黄河在咆哮、明军在喊杀声,宋军在哭喊声……
……
硝烟将西京的天空染成铁灰色,改良后的“震天雷”在城头炸开的火光,如同死神撒落的磷火。
章楶立于攻城塔顶端,望远镜里映出辽军救援部队扬起的遮天蔽日黄尘——那是耶律洪基亲率的十五万铁骑,前军斥候已抵达雁门关外二十里,中军的“辽”字大旗在山坳间若隐若现,后军辎重车队蜿蜒如巨蟒,延绵整整十二里。
这支队伍的每一处动向,都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章楶在雁门关箭楼上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黑松林东侧的峡谷:“传令下去,把三百架床弩分作三排,每排间隔五十步。
前排专射战马,中排取人咽喉,后排压制敌军阵型。”
副将望着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的九处伏击点,额头渗出冷汗:“章帅,辽军先锋有三万骑兵,就算能咬住他们,中军一旦支援.”
“所以要让他们觉得咬得动。”
章楶冷笑,将狼毫重重戳在地图西侧断崖,“把火器营埋伏在那里,等辽军前军冲过峡谷,先炸断木桥,再用霹雳弹封锁谷口。
但记住,前军只放三成兵力通过,务必诱使耶律洪基亲自带兵增援。”
当辽军前军踏入黑松林时,暮色正给松针镀上血色。
先锋官忽勒赤举起马刀,示意队伍暂停——林间太过安静,连鸟雀振翅声都听不见。
就在他准备派人探查时,山风突然送来细微的“咯吱”声。
“不好!”忽勒赤话音未落,三百张床弩同时发出撕裂空气的尖啸。
特制的三棱透甲箭如暴雨倾泻,辽军前排战马纷纷跪倒,铁蹄将身后士兵踩成肉泥。
惨叫声惊起林间蛰伏的毒蜂,与漫天箭雨交织成死亡漩涡。
忽勒赤立即组织骑兵结成锥形阵,试图强行突破,却发现两侧山壁上不知何时垂下数百条铁链,链尾系着装满桐油的陶罐,随着明军士卒的拉动,瞬间将林间化作火海。
中军大帐内,耶律洪基接到前军遇袭的急报时,手中的鎏金酒盏应声而碎。
“蠢货!不过是小股伏兵!”他抽出腰间佩剑,“左翼军随我冲锋,右翼军迂回包抄!
中军前队转为后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