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眉山有内鬼! (第3/3页)
的少年背着书卷,眼神却比剑还锋利。
如今竟成了让辽宋胆寒的帝王。
二房的苏沆猛地拍案而起:“造反终究是大逆不道!朝廷若问罪下来,整个苏氏都要遭殃!我觉得我们必须立刻马上将其开革出苏氏,与其彻底分割,随后上告朝廷,公示天下!”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众人看去,却是苏轼家的三子苏过负手而入,冷笑道:“叔父可还记得,前几年眉山大旱,是谁暗中送来百石粟米?
之前允哥离开眉山的时候,将全副身家都买了祖田给族中,若非如此,族中又如何能够养得出来这么多的读书人?
如今大明铁骑威震天下,跟着允哥才有活路!”
苏沆冷笑道:“读书人多又有个什么屁用,这几年我们去参考的年轻人,又有谁被录上了,这就是那反贼苏允惹的祸!
我们只有跟他彻底切割清楚,向朝廷表明我们的态度,才可以让那个朝廷重用我们苏氏!
我看啊,不仅要将其开革出族谱,还要在公示天下的文书中训斥其无君无父,我苏氏深以为耻!”
正争执间,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满头大汗撞开厅门:“老爷!眉山知县带着衙役来了!”
众人脸色骤变,苏沆却突然挺直腰板,喜道:“开中门,迎客!”
众人顿时警惊诧看向苏沆,苏沆却是不管众人神情,拎着下摆跨过门槛往外匆匆而去。
族长苏淳脸色铁青,但也只好匆匆跟在后面。
知县陈知易身着绯色官服,身后衙役手中水火棍映着冷光。
知县陈知易慢悠悠踱步至正厅,指尖划过檀木供桌,在苏允父亲的灵位前停下,似笑非笑道:“苏族长,朝廷这次可是动了真怒。”
他忽然猛地转身,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听闻苏氏子弟中有人与逆明往来密切?”
苏沆急忙抢上前,谄媚笑道:“知县明察!我苏家向来忠君爱国,怎会与逆贼勾结?只是那苏允……”
他故意顿了顿,眼角余光瞥向苏淳,“终究是血脉牵连,还望陈知县网开一面。”
说着,他朝身后使了个眼色,两个儿子苏承业、苏承文立刻捧着沉甸甸的锦盒上前。
“这是犬子的一点心意。”苏沆掀开盒盖,珠光宝气顿时映亮整个厅堂,“听闻知县府上公子正要赴京赶考,在下愿助一臂之力。
只求知县在朝廷面前为我苏家美言几句,保我两个小儿谋个一官半职……”
苏淳怒目圆睁,颤抖着手指指向苏沆:“你……你这是要卖了整个苏氏!”
话音未落,苏过已抽出佩剑,剑身寒光映得众人脸色发白:“苏沆!你敢拿家族前程换私利!”
陈知易却放声大笑,缓缓推开锦盒:“苏兄莫急。”
他从袖中掏出一卷文书,“朝廷要的,可不是这点金银。”
文书展开,赫然是眉山苏氏的田产清册,“苏氏良田万亩,不如捐出半数充作军饷,再将族中男丁编入乡勇,协助朝廷平叛。
如此,本官自会禀明圣上,保苏氏平安。”
苏沆的笑容瞬间凝固,额头上渗出冷汗。
他转头望向两个儿子,咬咬牙道:“知县所言极是!只是捐田之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不必议了!”苏淳突然抓起青铜烟杆,狠狠砸在地上,烟杆应声而断,“陈知县,苏氏愿捐三百亩义田。
但要我等子弟充作乡勇,断无可能!”
他挺直佝偻的脊背,浑浊的双眼迸发出怒火,“我苏氏世代读书,岂会为虎作伥!”
陈知易脸色一沉,身后衙役立刻上前一步,水火棍重重砸在青砖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苏过忽然上前,恭敬行礼:“知县息怒。苏氏愿捐二千亩良田,只求知县宽限些时日。”
他转身看向苏淳,目光坚定,“族长,眼下局势危急,唯有先保家族周全。”
苏淳盯着苏过看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声,瘫坐在太师椅上。
苏沆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悄悄凑到陈知易耳边:“知县,我还有一策……”
夜色渐深,知县府内,陈知易摩挲着新到手的田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窗外,苏沆的声音隐隐传来:“知县放心,明日我便召集族人,宣布与苏允断绝关系。
只要知县信守承诺,让我儿……”
话音被一阵夜风吹散,唯有檐角铜铃在风中摇晃,发出清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