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起纳了进来吧! (第2/3页)
王舜臣又射了一阵,前面五六个靶子密密麻麻的插满了箭,苏允都不用走上前去,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弓箭紧紧抱团,聚集在靶心之上!
又重、又快、又准!
苏允自己也是箭中高手,自然明白王舜臣的可怕之处。
若是战场之上遇到这样一个对手,那实在是令人头皮发麻。
苏允见王舜臣停了下来,赶紧鼓掌赞道:“王将军,禁军神箭之名名不虚传啊,厉害极了,厉害极了!”
王舜臣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连着射了百余箭,王舜臣看起来竟是不太吃力的模样,额头上只是微微有些汗迹,但呼吸却依然还算是平稳,苏允这会儿是信了,这王舜臣当真可以一直射的。
毕竟在战场上,可不是一直都要射的,打战的时候,有时候要射,有时候也可以歇一歇,这一千余箭可能是在几个时辰中先后射出的,所以未必不可能。
徐进笑道:“箭法只是舜臣兄弟最微不足道的优点,他最厉害的还是兵法,只是在京城禁军之中,却是没有用武之地啊。”
苏允闻言顿时了然,笑道:“这样啊,王将军可是希望我跟给你推荐一下,去边军建功立业去?”
王舜臣闻言摇头道:“这个时候去边军没有什么意思,永乐城初败,可能短时间不可能再动武了,而且,没有一个人带着,我一个武人去了,又有什么用?”
徐进赶紧道:“舜臣兄弟的意思是想结交苏大家您,以您的能力,以后指不定可以带兵作战,到时候有您这样知兵的帅臣带领,才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苏允闻言不由得一笑,帅臣……这离自己还远得很呢。
见得王舜臣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苏允笑了笑,道:“好,以后我若真要去守边,那我一定要请舜臣兄弟帮我,徐将军,你去么?”
徐进一愣,随后喜道:“我也能去?”
苏允笑道:“徐将军若是不怕死,自然是可以去的。”
徐进嘿嘿一笑道:“我怕死,但可以不怕死,死也要死的明白,若是让苏大家带着我去打仗,死也能死得明白。”
苏允点点头,随后有些出神,徐进与王舜臣不明所以,相互看了看,忽而苏允道:“你们真愿意跟我去守边?”王舜臣闻言神色一喜,道:“苏大家您打算去守边么,那您一定要带上我!”
苏允道:“你仅仅是因为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只为了升官发财?”
王舜臣一愣,随后道:“苏大家,我不瞒您,这些都是我的想法,但有些事情说出来您不要笑话我。”
苏允点头道:“你说。”
王舜臣咬牙道:“作为一个军人,我觉得很窝囊!
仁宗时候,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三战全败,庆历和议,丧权辱国!
今上登基以来,布局西北,熙宁年间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厮罗等政权,拓地两千余里,建立熙河路,对西夏逐渐开始占据战略主动。
与熙河拓边同时,官家也开始尝试攻取夏土。先是治平四年,种帅率兵逼降西夏绥州嵬名山部。
熙宁四年,韩绛统兵建抚宁、啰兀城以期进城横山,实现进攻西夏的战略构想,但这却以西夏军队先后攻破二城而告终。
后王韶等人的建议,兵出秦州,招抚、攻占熙河地区散居的羌和吐蕃部族,以期达到东西两路夹击西夏的军事构想。
但随后相继发生的辽宋边境争端和交趾侵宋事件,以及熙河路羌、蕃部族的反宋战争,却打乱了这一军事部署的继续实行,朝廷被迫停止了西征的脚步。
之后便是声势浩大的五路伐夏,原本形势大好,呵呵,高遵裕该死!大好形势被他贪功所误矣!
一个举全国之力的战争,竟是落得战绩聊聊的效果。
这一次永乐城之败,二十万兵卒尽丧啊,咱们大宋根基都要因此而动摇!
窝囊啊,窝囊!一个小小西夏,竟是让我堂堂中华裹足不前,颜面扫地,又谈何收复燕云十六州!”
王舜臣看着苏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