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右司谏! (第2/3页)
地点。
现在更是因为苏允,从一个闲职调任为右司谏。
右司谏可不是什么闲官,这个职位虽然只有七品,但言官历来职卑但权大,当了右司谏,以后可算是朝廷的一个实权人物了。
右司谏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官职,设置于北宋太宗端拱元年,由右补阙改置而成,主要负责规谏讽谕,品级为七品。
在北宋时期,右司谏的职责包括对朝廷的政策和决策进行监督和建议,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嗯,换成大家可以看懂的字眼就是,这个右司谏相当于后世的监察专员,以及政策顾问。
就是说,苏辙现在虽然品级低,但实际上已经有监督政策,甚至叫停政策的权力了。
至于官家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个右司谏,是因为自己在秘书省。
改制之后,秘书省与崇文院有关联关系。
因为苏允在崇文院闭关写书,自己在秘书省,传出去难免又有自己代笔的嫌疑。
于是官家干脆将自己给调出秘书省,另加委任。
但是调出秘书省,还有诸多闲职可以委任,但官家就是给了自己一个右司谏的关键职位。
这是什么意思?
一是为了酬功。
苏允写出《孟子集注》,这是为官家的文治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原本官家该好好重赏苏允的,但苏允现在还是白身,也赏赐不了什么东西。
而这会儿又要写《四书章句集注》,官家为了让苏允更有动力,于是提拔自己上来,以安苏允之心。二是当下的形势,自己作为苏允的叔父,若还是身居闲职,如同之前有人造谣生事,但自己手上没有半点权力,别人自然肆无忌惮。
但现在身为右司谏,手握监督官员的利器,任是谁想要再次对付苏允,那可得好好想一想了!
要知道,虽说谏官与御史有所区别,若是唐代宋初,谏官只负责劝谏皇帝,并不能监督百官。
但现在言谏御史的职能已经慢慢混淆,御史可以劝谏皇帝,而言谏亦可以监督百官。
所以,自己这右司谏,完完全全便是因为苏允而得。
苏辙虽然因为又有施展才华之平台而欣喜,但又再次承恩于苏允,心中总是感觉有些羞愧。
别人家的侄儿都得依赖叔父余荫,而自己这个当叔父的,不仅不能荫及苏允,还常常因为苏允得到好处。
唉,想一想,真是惭愧难当,不过,午夜回思之时,又难免庆幸与欣喜。
嘿嘿,我有好侄儿,你们可没有!
……
门外有轻微脚步声起,随后有放置东西的声音。
苏允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用毛笔写书真是受罪。
写了一早上,手腕已经酸得不行,干脆起身开门,见老丁正将热茶、以及食盒放置在门口的桌子上。
苏允笑道:“拿进来吧。”
老丁赶紧将食盒以及热茶端进来,见书桌上铺满书本,赶紧道:“老朽先将外面的桌子搬进来权当饭桌,稍后我寻摸一张专门的饭桌给您。”
苏允点点头道:“好,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