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放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六十一章 放榜! (第1/3页)

    元宝儿亦是大笑不止,忽而想起了什么,问道:“姐姐,我听说那苏郎最近好像又写了什么书,听说很厉害的样子,说是那什么子都因此进太庙了。”

    张清荷奇道:“什么书?”

    元宝儿皱起了眉头,笑了一会道:“孔子?栗子?反正是什么子,那大娘说不清楚,我也不懂,反正好像是好厉害的样子。”

    张清荷道:“曾子、孟子、颜子?”

    元宝儿眼神一亮道:“好像是孟子,然后是什么集注什么的,是了,是孟子,最近不是传说孟子进太庙了么?就是他!”

    张清荷笑道:“应该是进文庙吧,太庙乃是皇家家庙,除了帝皇,也就是功臣能进,孟子是儒家圣人,进的是文庙才是。”

    元宝儿嘟囔着嘴,道:“那我可不懂,什么文庙太庙,不都是庙。”

    张清荷笑了笑,心下却是吃惊,她不是无知小女儿,她从小是被当做魁培养的,文人的事情,她是十分了解的,自然知道这个事情是何等重大。

    若此事是真的,那现在的苏允,可不是以前那个苏郎了。

    以前的苏郎,就是一个会作词,样貌俊美的青年才俊,而现在的苏郎,可是一手将孟子抬进文庙的儒家贤人,就算是大官权贵见了,都得尊敬的称呼一句大家!

    张清荷不由得赞叹:这才多长时间啊,认识他到现在也不过两年时间,他便从黄州一个贬官之侄一路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右才俊,现在又成了儒家大贤,可能再过几年,就是官场新贵了!

    “姐姐!姐姐!……我们去看嘛!我们去看嘛!”

    张清荷的思绪被元宝儿打断,回过神来,歪了歪脑袋想了想,反正有些无聊,那不如,去……看看?

    ……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这是唐代徐夤的所写的诗,名曰《放榜日》,描绘的就是放榜之时全城轰动的景象。

    其实宋朝的放榜日比唐朝时候还要轰动得多。

    虽说今日放的榜只是解试榜,但其热闹之处依然不逊色盛唐。

    这里毕竟是开封府试,能够在开封府试中上榜的,在礼部试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性也要大很多。

    开封府近水楼台先得月,无论是试卷难度也好,试卷的题型也罢,都是最为贴近礼部试的。

    开封府试的竞争很大,能够在开封府试中入榜的,基本上就没有水平差的。

    所以,开封府试榜上中上水准的贡生,基本上都能够中进士。

    这会儿就有人要问了,开封府试既然竞争这么大,那为什么还有许多外地考生非要迁入开封府参加考试呢?

    难道不是在地方上先过了解试,然后再去礼部试碰运气不更好?

    当然是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学子,所以州县解试还是有许多学子去考的。

    但总有一些心存高远的学子,在他们看来,开封府试竞争大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宋朝的解试跟后来的明清不同,明清时候过了乡试便是举人,举人是可以当官的,而且拥有许多的权利。

    但宋朝的解试只是礼部试的资格考试而已,过了解试,你只获得参加礼部试的考试资格,除此之外别无所用。

    所以,明清学子有不少是跑去竞争小的地方去参加考试,有的甚至跑去边疆地区,先把举人身份拿下来再说。

    但这会儿毕竟是不同的,通过解试只是获得一个资格而已,若是在礼部试之中考不好,下一次依然还得继续考。

    所以,志存高远之辈都是盯着礼部试来的。

    而这开封府试便是一块试金石,过了开封府试,意味着有很大可能在礼部试中有所斩获。

    但这也不是关键。

    关键是在于,在开封府就学,这里的教学资源乃是全国之最。

    各种学习资料、各种名师,不是地方上可以比拟的,这才是吸引学子来这里的真正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