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章 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章 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 (第2/3页)

,仅仅是要一个妾侍的身份,不由得他不上当,哈哈。”

    柳香兰点点头道:“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青年洒脱一笑,道:“这个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柳香兰点点头,自己这个搭档看似不靠谱,但实则亦是个天才人物。

    出身辽国权贵世家,在宋国潜伏将近十年,不仅没有暴露身份,还操控了许多大宋官员,连大宋宫里的事情,都能够轻松得知,可见其能力。

    而运作一个年轻人跟自己见面,想来亦是轻而易举,就算他是大宋朝最出色的年轻人亦是如此。

    苏允并不知道黑暗之中一张大网已经朝他兜来,他的生活十分忙碌。

    苏允没有实现他请文煌华等人连吃三天的诺言,因为中秋节第二天,太学就结束休假,开始上课了。

    苏允白天在太学上课,晚上要么去苏府,要么去章府,由苏辙与章惇轮流上课。

    苏辙与章惇已经给他准备了大量的题目。

    因为科举是熙宁年间改革,到现在只有五六年时间,三年一次科举,因此礼部试殿试的题型不多。

    但没有关系,苏辙与章惇利用关系,从州县收集这几年的题型。

    因为宋朝解试都是州县自主出题的,因此有大量的题型可以收集。

    但也有所选择,偏远州县的不要,因为他们教学水平低,出的题目相对也简单,指导作用并不大。

    所以苏辙与章惇收集的以江浙、福建、河南等这些科举重镇的题型为主。

    即便如此,收集了起来,也足足有数百份题型。而这数百份题型,苏辙与章惇要求苏允在这半年内尽数做完。

    当然,实际上并不可能全然做完,但里面是存在着不少重复的题型的,所以真正筛选下来,也就上百份题。

    即便是如此,也不可能在半年内做完。

    按照正常科举,一份题型的完成时间是三天,上百份题型,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

    所以要完全做完是不可能的,但苏辙与章惇也帮他规划好了。

    前期肯定是要进行高强度做题,中间则是以破题大意即可,到了快要考的前一个月,则是要按照科举的强度来做题了。

    所以,一百份题目,也就刚刚好而已。

    苏允刚开始还坚持去上课,但他很快就放弃了。

    因为太累了。

    然而就算是白天做题,晚上苏辙与章惇修改讲课,苏允依然累得半死。

    没办法,一份题本是分作三天来做的,他一天就得做完。

    然后做完晚上还得修改,这种强度之高,也就只有高三那年堪堪相比了。

    不过苏辙与章惇也说得很清楚,别人基本上都是童子功,从八九岁开始就开始学。

    然后十几岁开始参与科举,一路磨练到二三十岁,至少也是十几年的功力。

    而苏允之前了半年时间,这会儿又只有半年时间,别人十几年功夫,你只一年的功夫,就想跟那些十几年寒窗的人相比?

    是不是太不把天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