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学很牛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学很牛逼! (第3/3页)

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

    这一分斋教学法是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安定先生在湖州州学当教授时创设的。

    庆历年间,仁祖诏令将其引入太学,这才有你看到的经义以及治事两斋。”

    苏允感觉大开眼界,不走进太学,还真不知道大宋朝的教育竟是这般先进。

    经义斋倒是罢了,但这治事斋却是专业的技术课程啊,都说古代不注重技术,这看起来可不像。

    了解这些,苏允倒是颇有了前世刚上大学时候的兴奋感。

    不过那时候的兴奋大多是源于对大学学姐的期待,而现在却是单纯的一种走进历史中去、见证历史的兴奋感。

    经义斋倒也罢了,但这治事斋,苏允却是有兴趣得多。

    看来得找时间去治事斋那边蹭蹭课,看看他们讲的是什么东西。

    苏允与李亮道:“李先生,其他斋的课程表你有么?”

    李亮一听笑道:“你想去蹭课么,哈,我当年初进太学的时候,亦是想着蹭课多学些东西。

    什么武学、医学、书学、算学、画学,我都想学,可是几次考试不及格之后,我就老老实实只上经义斋的课程了,嘿嘿。

    当然啊,你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挑几样感兴趣的学一学,呐,你自己看,有兴趣的就抄了去便是。”

    李亮递过来一叠课程表,果然上面武学医学算学书学的课程应有尽有。

    好家伙,这些东西有一说一,都是十分专业的东西,每样课程几个老师,这加起来不得几百上千的老师?

    这么多的老师,太学若都是养着的话,这每年金山银山都得填进去啊。

    苏允问出了这个问题,李亮笑道:“哪能养得起那么多的人,除了一些固定的学官以及教授,大部分的讲师都是兼职的,大多都是在朝廷中供职的。

    比如说那医学课程的讲师,有不少都是从太医院那边请来兼职的,太学会提供一些补贴。

    又比如说武学,则是从枢密院啊、三衙啊、兵部中请来的,同样也是给一些津贴就可以了。

    算学多来自三司,书学的可就多了,延请的都是书法闻名的官员,并不局限于那些衙门什么的。”

    听得李亮娓娓道来,苏允算是有了对太学的一个基本了解了,这太学比起后世的清华北大所收受到的支持还大得多。

    清华北大什么的,可能会有一些官员去讲课什么的,但并非常态化。

    但这太学,几乎整个朝廷的官员都是他们的师资力量,只要他们开了课,就能够找到相应的人来执教,就问你牛不牛逼?

    这就怪不得许多进士出身官员的子弟都要来这里就读了,除了这里是进士出身之外的另一条当官的途径,以及同学这个资源外。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在这里可以结识很多来自朝廷的官员为老师,这样扩大人脉的机会去哪里找?

    有意思。

    苏允对太学的了解越多,便越是感兴趣起来。

    就用两个字来总结太学,那就是牛逼!

    从李亮的介绍以及课程之中可以看出,太学未必培养出来多少宰执,但一定培养出来许多大宋朝急需的技术人才。

    比如说军事人才、医学人才、水利专家、农业专家等等,这些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而这些水利专家、农业专家等,乃是属于各州县最需要人才,这是大宋朝的骨干!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