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圣城凯鲁万 (第2/3页)
拥而至的流民和时而出现的基督徒先遣部队使得整座城市人心惶惶,不少虔诚的信徒响应了乌理玛的号召,拿起武器保卫圣城,亦有人将伊萨克皇帝视作真主对他们不忠的惩罚,在浑浑噩噩中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大穆夫提集结城中各阶层代表召开会议,决定誓死不屈,号召市民踊跃参军,为真主战斗到底。
凭借着积累下来的威望,大穆夫提很快将城中基本事务处理清楚,对军队数量,铠甲武器和粮食牲畜登记造册,委派专人负责管理。
他派人收拢附近的败兵,将他们重新编入作战序列,同时修缮城墙,沟壑和水渠,时刻准备应对异教徒的进攻。
他还向艾米尼许下诺言,表示愿意支持他入主突尼斯城,取代哈夫斯家族成为整个马格里布的统治者。
作为回报,艾米尼将率军留在凯鲁万城,参与城市的保卫战。
在的黎波里的灾难性失败后,哈夫斯王朝中央和东部诸侯都损失惨重,反倒是见势不妙直接抛下同胞的艾米尼部实力保存较为完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大穆夫提当然对此一清二楚,但迫于形势,只能将心中的厌恶和不满深深埋藏,装出一副和善的模样恳求艾米尼将部队留下。
圣城凯鲁万遭到威胁的消息很快在柏柏尔穆斯林之中迅速传播,不少精壮男子从后方赶来,抱着必死的决心,加入到城市的守卫中去。
短短数月时间,凯鲁万的守军人数已经突破一万,并且还在迅速增加。
“好一座坚城!”
凯鲁万以南的一座小山上,米哈伊尔侯爵带着几位将领,在亲兵的保护下侦查敌情。
正值傍晚,夕阳的余晖撒在远方的城市上,将圣洁的城市染成粉红色,显得美轮美奂,仿佛一件一尘不染的艺术品。
“凯鲁万的城墙始建于六百年前,在这六百年间多次进行加固,由于其特殊的宗教意义没有遭到什么兵灾,各位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城市的防御,从不会吝惜金钱。”
“城中守军人数众多,在宗教气氛的鼓动下战斗意志顽强,没有火炮加持的情况下,光凭我们恐怕难以攻破。”
说话的是近卫军第七军团的利尔德军团长,亦是伊萨克皇帝的老部下,早在1445年就跟着孔蒂伯爵一起加入了皇帝的队伍,参加过大小战争无数。
几年前,他在君士坦丁堡的舞会上赢得了一位巴列奥略家族旁支小姐的芳心,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受洗成为正教徒,皇帝亲自担任他们的证婚人。
孔蒂伯爵奉命组建圣西门骑士团后,时任副兵团长的利尔德凭借着姻亲的关系成功晋升为兵团长,在最近的的黎波里之战中率领新整编的近卫军第七军团立下不小战功,获封男爵爵位。
“哼,凯鲁万守军虽众,但方才历经大败,兵无战心,加上守军来源驳杂,短时间内不可能通力合作,根本没有你说的那么难打。”
“若是第七军团的同僚不愿作战,老老实实待在后方即可,我们第三军团可不是胆小鬼!”
“怎么,在孔蒂伯爵手上坚守苏尔特,使宰相大人啧啧称赞的铁军,到了你这里,怎么变成了一群绵羊?”
第三军团的达尼埃尔军团长立马接过话腔,对利尔德出言不逊。
利尔德直接将头撇向一边,不予理会。
随着东罗马帝国军队规模的扩大,派系斗争自然不可避免,其中最大的一派便是自诩出身正统罗马人的“老近卫军”序列,他们隐隐以米哈伊尔侯爵为首,历来看不起由外族人组建的紫卫军和几支新近卫军,认为自己才是皇帝陛下最坚实的盾。
尽管作为军方第一人的米哈伊尔侯爵一直不参与这些派系斗争,皇帝陛下还是对此有所警惕,将紫卫军扩充为三个军团,同时组建了以柏柏尔人为主的近卫军第四军团和以亚美尼亚人为主的近卫军第五军团,作为一种变相的敲打和掣肘。
“侯爵大人,我建议尽快向陛下致信,请求他将斯巴达重炮连队调来,对凯鲁万城进行集中轰击。”
“几天前我带人进行过一次观测,他们的城墙虽然的确时常维修加固,但样式极为老旧,建立之初根本没有考虑到火炮的打击,扛不住几轮。”
达尼埃尔见利尔德别过头,也不再自讨无趣,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