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教宗特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37章 教宗特使 (第1/3页)

    1455年3月20日,东罗马帝国将滞留在比林奇的的黎波里使节和哈夫斯王朝使节赶走,正式宣布发动十字军西征,目标突尼斯。

    圣战的消息迅速在整个地中海世界流传,基督徒,穆斯林,犹太徒,所有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北非海岸,焦急,恐惧,好奇,兴奋。

    英法百年战争刚刚结束,北意大利的战火方才消歇,法兰西和北意大利地区大批无事可做的佣兵和失地骑士被圣战的号召所吸引,乘上贸易公司专门为十字军开放的运输船,打起各式各样的十字军旗,前往北非海岸,希望在征伐异教徒的战争中博取荣耀和金钱,土地和奴隶。

    除了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十字军外,部分老牌贵族也对圣战兴趣浓厚,派遣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和家族旁支子嗣组织私军,前往北非参战,为他们准备一片基业。

    老牌贵族们已经提前与皇帝签订协议,愿意为十字军提供金钱,粮草和军队,作为回报,他们将在十字军胜利之后获得应得的领地和爵位。

    于此同时,在整个欧洲汹涌的圣战氛围下,葡萄牙和阿尔加维国王阿方索五世借口新君更迭,撕毁与马林王朝的和约,在葡萄牙南部集结军队,准备开赴休达港。

    西地中海上,一艘艘基督教战舰沿着从休达港到的黎波里城的海岸线来回巡弋,在保障十字军运输舰队安全的同时,也能打击北非穆斯林们本就不多的小型舰船。

    北非海岸上,数以万计的基督教军队从两个方向上将马格里布三国死死锁住。

    在无比强烈的外部威胁下,马格里布三国终于开始慌了,频繁举行会盟,约定以真主之名共抗敌军。

    大战将至,山雨欲来。

    ……

    波澜不惊的中地中海上,微风轻轻拍打起浪花,吹满舰船的风帆,也轻抚着旅客的脸颊。

    夕阳西下,海面上波光粼粼,海浪翻涌,像是一地碎金。

    甲板边,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少年百无聊赖地趴在栏杆上,双手支着头,望着远处的风景。

    舰队前方不远处,一座规模不小的港口已经遥遥在望,人声,牲畜声,教堂敲钟的声音和舰船停靠发出的响声沿着风传到水手耳中,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即将抵达的陆地。

    看得出来,这座港口现在承担了超出自身承载量的繁重任务,不少舰船得不到应有的停靠位,推推攘攘挤在一起。

    大船上的水手们在和港口管理人员互相咒骂一番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转向东边和西边的其余港口,也有一些小船选择直接搁浅在旁边的沙滩上,先将货物和乘员卸下,等待深夜的涨潮。

    港口的管理人员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现有的港口两边加紧扩建,奴隶们一丝不挂,搬运着相当于自身几倍重的石材和木料,监工们手持皮鞭,在一旁虎视眈眈。

    这里是米苏拉塔,苏尔特湾内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距离的黎波里城最近的一座大城市,基督徒和穆斯林势力对抗的前线。

    六年前,米哈伊尔伯爵率军西征,将这座城市纳入东罗马帝国的掌控之中,以其为中心建立了米苏拉塔大区,作为帝国在北非的西部屏障。

    两年前,趁着主力部队北上君士坦丁堡,哈夫斯王朝军队兵临米苏拉塔城,与城中守军和城外游弋的斯拉维斯军团展开血战,莱昂诺尔皇后携查士丁尼皇子亲临米苏拉塔,鼓舞守军士气,以示死战不退。

    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后,哈夫斯王朝军队潮水般退回,皇帝重返北非,稳定米苏拉塔局势,携战胜之威,在这座城市中展开大清洗,将战争期间与穆斯林势力相互勾结的本地士商贬为奴隶,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这场大清洗将米苏拉塔城中的不安分因素一扫而空,六千多人流离失所,米苏拉塔城空了一半。

    大清洗结束后,米苏拉塔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来自各地的基督教徒迁入城中,填补利益真空。

    剩下来的五千多本地人目睹了大清洗的血腥场面,战战兢兢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老老实实改信正教,开始与迁来的正教徒进行缓慢的民族融合。

    两年过去,米苏拉塔城已经基本恢复了元气,人口接近一万,不仅是苏尔特湾西部最重要的军港和要塞,还链接起圣西门群岛和苏尔特港,在地中海海盗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风波平静之时,总会有海盗船自西北而来,带着大箱大箱的各种商品和成群结队的柏柏尔奴隶登上港口,在这里进行休整和销赃。

    他们会将抢来的人口和财富转卖给当地中间商,再由中间商将赃物运往西方或是北方,在昔兰尼加和意大利进行集中销售。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