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3章 罗马战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3章 罗马战车 (第2/3页)



    “不该管的不要管!”

    卫队长一巴掌拍在士兵头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抛抛手中钱袋,感受着杜卡特金币悦耳的响声,卫队长平时一丝不苟的脸上也泛起阵阵欢喜。

    “我看呐,我们也许很快就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为啥?”

    年轻卫兵揉着头,不明所以。

    卫队长忌讳莫深地冲谷地努努嘴。

    “里面的东西恐怕要成了。”

    谷地中,人群聚集起来,望着入口,翘首以盼。

    如雷般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以撒放缓马速,马队一路小跑,停在人群面前。

    人群最前方,一个中年男人眼含笑意,双手交迭,站得笔直,看着风尘仆仆的以撒。

    他的衣服上满是污渍,灰尘和木屑沾染得到处都是。

    在他的胸前,一个造型奇特的挂坠摇摇晃晃,闪烁着光芒。

    那是他的家族徽记,一只张牙舞爪的龙虾。

    以撒看着他脸上藏不住的喜悦,心中已经有数。

    “成了?”

    “请陛下检阅!”

    “好样的,格奥尔格。”

    以撒翻身下马,拍拍他的肩。

    三年前,经过曼斯雷蒂的介绍,这位来自波西米亚的工程师来到以撒的宫廷毛遂自荐,请求一个工程顾问的职位。

    据他所说,他本人穷困潦倒,由于信仰原因和身份问题不被西欧大多数君主待见,直到三十五岁还是独身一人,流落四海。

    但是,他的家族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扬·杰式卡,著名军事家,波西米亚胡斯派领袖,胡斯战车的发明者,车阵战术的集大成者。

    在欧洲战争史上,战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这种军事机械在很早以前就为全欧洲所熟知了。

    但是,只有扬·杰式卡以及手下的胡斯派军队,才真正将车阵发展为一门战术,一种可以用来反制重骑兵冲锋的高明手段。

    在这种战术下,来自法兰西和德意志的贵族重骑兵对胡斯车阵毫无办法,一败再败。

    直到最后,皇帝和教宗都没能真正击败胡斯信徒,这群骁勇善战而赤胆忠心的理想主义者最终亡于自己人的背叛。

    目前,波西米亚王国的摄政王,波杰布拉德的伊日,便是胡斯运动中圣杯派的领袖。

    而更加激进的塔波尔派,要么伏低做小,要么流落他乡。

    奥隆城海军造船厂的曼斯雷蒂和这位格奥尔格·杰式卡,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格奥尔格曾跟随扬·杰式卡参加过胡斯战争,参与过胡斯战车的具体建造流程,对此非常熟悉。

    尽管当时正处于君士坦丁堡之战的关键时期,以撒还是立即聘用了他,拨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战车的建造和改良。

    后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扬·杰式卡和他的胡斯车阵,甚至将其评选为世界十大军事家之一,就是因为他是欧洲少见的跳出传统军事模式,以步兵作为主要军事力量的将领。

    中世纪晚期,整个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将帅都非常钟爱重骑兵,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从法兰西到德意志,从伊比利亚到意大利,所有将领不约而同地将战争的走向寄托于骑士的骑枪之下,骑兵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主力。

    与之相对,欧洲基督教国家几乎就没有一支常备的步兵部队,只在战争时期临时征召一支民兵作为辅助。

    但是,相比于步兵,骑兵的作战范围完全称得上狭窄。

    沼泽,沙丘,山脉,城区,密林,雪原……这些地方根本不适宜骑兵进行集群冲锋,娇贵的马蹄在复杂的地形中寸步难行。

    然而,非常神奇地是,这个时代的将领压根不管这些,执意将骑兵带上战场。

    于是,克雷西的沼泽里,英格兰的步兵长弓手将法兰西的重甲骑士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阿尔卑斯的山地上,瑞士人的长戟方阵让德意志的封建骑士逡巡而不敢前。

    于是,安纳托利亚的荒原中,耶尼切里火枪手将卡拉曼的突厥骑兵吓得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波西米亚的丘陵上,胡斯车阵大显神威。

    除此之外,马匹对于天气也十分敏感,雨雪,雷电,暴风,这些寻常的自然因素也会使一支骑兵战力锐减。

    或许在中世纪盛期,两军交战之前,会约定好作战的时间和地点,骑士们呼喊着效忠君主的姓名向对方冲锋,堂堂正正地打一场公平战争,平原上旌旗猎猎,铠甲上闪烁着金光。

    但是,时代变了。

    这倒不是说骑兵退居幕后,轻骑兵在侦查和扫荡上的作用无可替代,重甲骑兵依旧是战争的重要因素和终极武器。

    只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那个仅仅凭借一轮骑士对冲就能决定战争走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精锐步兵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