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章 迪亚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1章 迪亚士 (第3/3页)

行,直达圣威廉。

    圣威廉总督区是东罗马帝国在西非的最后一个成建制据点,从圣威廉继续往南,便是茫茫大海,一片空白。

    迪尼斯将率领舰队继续南下,直到补给耗干,或是世界尽头。

    “好了,多谢您的帮助,我也不多叨扰,现在就去准备物资。”

    闲聊一会儿,迪尼斯起身告辞。

    “愿您一路顺风,祝你们满载而归。”

    ……

    君士坦丁堡,紫衣贵族宫中,以撒一边逗弄着摇篮中的小阿莱克修斯,一边听莱昂诺尔念报告。

    清脆悦耳的声音自红唇中吐出,在花园中响起。

    “今天早上,我们收到外交大臣安德尔森的报告,他已经抵达洛迪城,正在与各方势力进行沟通,交换意见。”

    “他在信中建议,由于意大利地区的外交复杂性,我们应当设立一个常驻使节,专门负责应对意大利诸国的外交事宜。”

    “言之有理,我会安排。”

    以撒欣慰地点点头。

    自己的外交大臣能够独立想到这一点,这令以撒十分满意。

    事实上,原时空中,洛迪和会就是近现代外交的开端,在此之后,意大利各国开始向重要国家派遣常驻使节,使得效率大大提高,应对起极端突发情况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派人告诉他,除了达成我们的外交目的外,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挑拨是非,一定不能让意大利各国达成实质上的和平协议。”

    以撒命令道。

    意大利地区的政治情况非常特殊,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各种思想和派系明争暗斗的战场,内部很难实现统一。

    一百年前,支持教皇的归尔甫派与支持神圣罗马皇帝的吉柏林派在这里斗得不可开交,几方势力借着这个由头大打出手。

    五十年前,阿维尼翁之囚造成天主教会大分裂,欧洲一度出现三个教皇,将北意大利的政治思想搅成一团乱麻。

    文艺复兴以来,北意大利地区的共和派势力与军事僭主们进行了全方面的斗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威尼斯和米兰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打到1454年,意大利诸国终于开始感到厌倦,于是坐下来谈判,这就是洛迪和约的由来。

    原时空中的洛迪和约几乎得到了包括教宗冕下在内的所有意大利国家的支持,使得北意大利迎来了几十年宝贵的和平。

    米兰和佛罗伦萨继续进行文艺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维利等优秀人才雨后春笋般涌现。

    威尼斯则腾出双手,得以全身心地应对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但是,这个经过以撒改变过的世界,情况又会有很大不同。

    历史上,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顶在对抗奥斯曼最前线的国家变成了威尼斯,尽管他们根本不想惹怒这个国势正盛的邻居,但还是被基督教世界寄予厚望。

    结果是,威尼斯人的纸面实力的确不错,但是在对付奥斯曼的战场上打得非常窝囊,让背后的基督教世界大为失望。

    陆战几乎没赢过也就算了,连海战也打得很差,在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全力支持下才堪堪稳住局面。

    而现在,自己成功打赢了君士坦丁堡之战,穆罕默德二世折戟城下,来自外部的压力锐减。

    这种情况下,其余各国和教宗冕下还会放下芥蒂,与威尼斯人握手言和吗?

    很不好说。

    不久前,教宗冕下支持医院骑士团夺取卡尔帕索斯群岛,这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和平发展的北意大利对我们没有好处,必须将水尽可能搅浑。”

    “除了北意大利诸邦国外,我们还得将阿拉贡和神圣罗马帝国拉进来,毕竟他们都有充足的理由来介入。”

    一场和平会议中,拥有话语权的国家越多,会议就会越混乱,和平也就越难达成。

    “我听说,威尼斯的十人团故意留着斯福尔扎,就是为了这场和平会议有人背锅,我又怎么能扫了他们的兴呢?”

    以撒诡谲一笑。

    “在这期间,我们应该怎么办?”

    莱昂诺尔问道。

    “发展商贸,加强军备,增加人口,开垦田地,等待良机。”

    “剩下的,交给时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