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6章 把老爹嫁出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6章 把老爹嫁出去? (第2/3页)

以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话语掩盖自己熏心的利欲,突然感到有些烦躁,闭上双眼。

    自从以撒陛下离开比林奇,查士丁尼皇子和莱昂诺尔皇后开始监国之后,时不时就会有苏尔特各地的部落舍赫跑到他这里,试探他的口风。

    君士坦丁堡围城,皇帝音讯全无之后,这种情况达到顶峰,各种利益集团试图将他扯向自己的一方,争吵和辩论成了领地会议的常态。

    有些人要求向真主忏悔,重新改信逊尼派,提兵北上,占据在商贸体系中日渐繁华的朱夫拉大区。

    有些人建议坚持基督教信仰,但是争取领地的独立,自己建立公国。

    有些人则是坚定地站在伊萨克皇帝一边,要求出兵援助正在米苏拉塔苦战的莱昂诺尔皇后。

    更多的人认为应当坐山观虎斗,加强自身实力,静待局势变化。

    对于这些声音,阿德南伯爵一直采用不认可,不反对,不干涉的政策,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发表过意见。

    这些年来,他的确在整个苏尔特和昔兰尼加的贸易网络中受益良多,驿站制度和三等道路系统将整片领地串联起来,接入地中海贸易,人才,商品和黄金都会顺着贸易网络而流动。

    但是,作为一个统治者,他当然有着野心,领地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权柄的加强,都足以使人心醉。

    只是,相比于其余野蛮笨拙的部落舍赫,曾经前往巴格达求学的他更加谨慎而小心,会在心中将一件事情反复评估,做出最为正确的抉择,而不会轻易被虚无缥缈的利益冲昏头脑。

    这一次,阿德南着实有些犹豫。

    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君士坦丁堡能够守住,奥斯曼帝国二十余万的大军光是想象就足够骇人。

    昔兰尼加和苏尔特的领地在多方势力的围攻下,显得摇摇欲坠,仿佛一叶孤舟,稍不注意,就将颠覆在狂风暴雨之中。

    但是,阿德南伯爵总是对此抱有疑虑。

    那个年轻的皇帝,真的会失败吗?

    与南边的部分部落舍赫不同,阿德南伯爵早在许多年前就亲眼见证了皇帝的辉煌战绩——只不过是作为败方,充当背景板。

    他始终下不了决心。

    皇后征召封臣之时,他思来想去,没有拒绝,履行了许下的诺言,将五百人交给儿子木尔刺,参加米苏拉塔的战斗。

    “昔兰尼加现在的情况如何?”

    阿德南终于开口,看向一旁的顾问,示意其余众人保持安静。

    皇帝的北非领地分成两片,分别是苏尔特公国和昔兰尼加王国,两边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反叛的声音,但是情况却不尽相同。

    苏尔特残存的部落舍赫以阿德南伯爵为首,昔兰尼加本地的商人士绅则唯叶尔孤白伯爵马首是瞻。

    “叶尔孤白伯爵拒绝会见任何访客,整日跟着伊苏尔特宰相。”

    “我们联系上了部分本地商人,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既得利益者,反抗的情绪并不强烈。”

    “叶尔孤白伯爵明确表达了拒绝出面的意愿之后,恐怕昔兰尼加很难再生出什么波澜。”

    一旁的顾问回答道。

    “哼!一群懦夫!迟早有一天……”

    一位支持反叛的部落舍赫大声咒骂着。

    阿德南伯爵揉揉胀痛的眼睛,脑中纷乱如麻。

    正当他以为今天的会议又将如往常一样无疾而终时,议事厅外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门开了,侍从走入,将一封信匆匆递给阿德南伯爵。

    “主道成肉身1453年5月29日,皇帝于君士坦丁堡大破奥斯曼二十万大军,歼敌过半。”

    “哈夫斯王朝军队没能取得什么战果,正在撤退当中。”

    信件很简短,落款是自己的儿子,正在米苏拉塔的木尔刺。

    阿德南心中感慨片刻,突然间升起一丝侥幸。

    他转过头,望向台下叫得最凶的几人,眼神里闪过几分怜悯。

    “犯上作乱,勾连乱党,形同谋反。”

    “拖出去斩了。”

    ……

    1453年6月,君士坦丁堡之战胜利的消息迅速在地中海沿岸疯狂传播,掀起了轩然大波。

    任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垂垂老矣的帝国,一座孤悬海外的城市,一支人数不足一万的军队,竟然真的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迫使二十万大军夺路而逃。

    基督教世界中低迷的宗教气氛陡然一振,人人都在争相传颂着君士坦丁堡的重大胜利,脸上闪着骄傲的荣光。

    与之相对,穆斯林世界则是如丧考妣,强大无比的奥斯曼帝国再一次在君士坦丁堡城下刹羽而归,这座城市仿佛是伊斯兰世界的梦魇,怎么也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