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听我怒吼 (第2/3页)
尔士兵终于看清了战锤上被鲜血和脑浆浸染的图案,和被他杀死的诺曼士兵盔甲上的如出一辙。
野蛮而勇猛,一只怒吼的野猪。
阿贝尔将穆斯林士兵的尸体一脚踢飞,硕大的头颅俯下,看着自己的战友,黢黑的眼中泛着难以言喻的哀伤。
这里是圣罗曼努斯门旁边的一处缺口,穆斯林试图从这里进行集中突破。
君士坦丁十一世迫不得已,从城墙上抽调兵力,要求他们前往缺口外布防,抵挡住穆斯林的兵锋,为缺口的填补和城墙的修缮争取时间。
离开了城墙的保护之后,基督徒们的伤亡骤然增大,双方围绕着一个个被皇家重炮轰击出来的缺口反复厮杀,鲜血浸满大地,尸体堆积如山。
驻守中段城墙的是近卫军第一军团和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皇家卫队,卢卡斯大公率领千余名城市民兵从旁协助。
尽管中段城墙上的军队质量优异,装备精良,但还是在奥斯曼的轮番轰炸和不间断冲锋之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来作为后援的近卫军第五军团又被带往加拉塔,君士坦丁十一世和卢卡斯大公一时间陷入苦战。
南段城墙上,朱斯蒂提亚尼见近卫军第三军团的枪刺阵列发挥优异,要求圣战者们前往中段城墙,协助防御。
阿贝尔和他的佣兵团奉命支援,在城墙之下抵挡奥斯曼人的大举进攻。
在基督徒的苦战之下,奥斯曼人又一次的进攻宣告破产,穆斯林圣战士们如潮水般退去,守城军民收拾战场,等待突厥人下一次的进攻。
阿贝尔伸出右手,在衣襟上擦擦血迹,合上战友圆睁的双眼。
他的眼中空落落的,除了尚未消减的痛苦,还有着一丝深深的解脱。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双方最初的勇劲和激情已经在一次次杀戮和死里逃生中消磨殆尽,只剩下麻木的双手,仍旧保留着挥刀的记忆。
从普罗旺斯渡海来到君士坦丁堡,阿贝尔和他手下的百来位战士凭借着独特的武器和勇悍的精神渐渐打出了名声,就连最骄傲的皇冠狮子军团和最尊贵的皇家卫队也对他们侧目相看。
在这里,或许是国难当头的缘故,大家并没有对他们的佣兵身份感到不屑,也没有在意他不清不白的血统。
圣战之时,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耶稣基督的子民。
君士坦丁皇帝亲自接见了他,对他的壮举大加赞扬。
伊西多尔红衣主教走过他的身边,将圣水挥洒至他的头顶。
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们将面包和肉干捧到他的嘴边,生怕怠慢了他们的英雄。
在这里,他和其余的野猪战士们都感觉到了尊重和爱戴。
“野猪军团的战士们都是好样的,阿贝尔男爵更是好样的,耶稣基督一定会为你们赐福。”
不止一次,阿贝尔听到这些赞美的话语,总会自豪地挺起胸膛,脸上露出粗野的笑容。
那当然,野猪战士们都是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刚强汉子,都曾在意大利和法兰西连绵不绝的战争中锻炼出一身好本领,自然非同一般。
可是,亲眼看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在自己面前失去生命,他还是会感到淡淡的失落与惋惜。
他生于混乱,长于战争,见惯了死亡与杀戮,并不会因为战友的牺牲而悲哀,恰恰相反,死在为基督而战的战场上是一位战士最好的归宿。
他惋惜的是,自己的战友没能参加胜利的庆典,没能等来奥斯曼人狼狈逃窜的那一天。
许多人对他的乐观和执着都十分不解,在他们看来,能将奥斯曼人逼退,尽可能获得一个体面的收场,便是最大的胜利。
还有不少圣战士是坚定的悲情主义者,他们压根没想过将奥斯曼人彻底击败,只想光荣地战死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为主尽忠到底。
这种情绪在加拉塔遇袭后达到了顶峰,所有人都沉浸在悲观的氛围中,士气一降再降。
他们不明白,这位粗蛮的佣兵头子的信心从何而来?
每当这时,阿贝尔总会一笑,想起自己与几位皇冠狮子军团士兵的对话。
“在我们那里,伊萨克皇帝名气很大,他的故事在地中海一带都传了个遍。有的穆斯林说他来自火狱,是安拉派来的惩戒者,这些都是不是真的?”
皇冠狮子们相视一笑,显然对这种问题已经司空见惯。
“是不是真的我不清楚,但是有一件事情千真万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