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割断喉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章 割断喉咙 (第2/3页)



    然而,紫卫军的士兵们惊奇地发现,相比于巴尔干地区,这里的希腊正教徒似乎更加顺服,对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有些麻木,群情激奋,一个个趴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教堂门前痛哭,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拿起刀剑,反抗突厥人的统治。

    后来,还是奥尔汗王子想出了妙招。

    他们开始装作正教徒的反抗军,袭击穆斯林的清真寺。

    将腐烂的死猪扔在清真寺门前,将古兰经大量烧毁,将乌理玛们的头颅浸泡在泔水之中。

    受害地区虔诚的穆斯林们气得发狂,联想到近来的正教教堂事件,自然而然地将愤怒的眼光转向了那些喜好阴谋诡计的希腊人身上。

    就这样,安纳托利亚南部海岸上原本沉寂许久的宗教矛盾被点燃,穆斯林们开始对希腊正教徒展开有预谋的攻击。

    最开始,攻击范围还集中在沿海一小段地区,造成的动乱比较有限。

    接着,在有心人的鼓动之下,穆斯林阶级长久以来积攒的仇恨开始爆发,针对正教徒的迫害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沿海深入内陆,并且愈演愈烈,呈燎原之势。

    早在迫害行为开始之时,奥斯曼方面部分明智的领主和正教教士就已经发现了幕后黑手的身份,并将其公之于众。

    然而,被宗教情绪冲昏头脑的穆斯林们根本不理会他们的解释,只想血债血偿。

    什么?你说是希腊皇帝干的?那伱是不是希腊人,是不是正教徒?

    很多时候,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自己,而不会管事实到底如何。

    穆斯林们的屠杀行动开始引起正教徒们的恐慌,少部分勇敢者提刀而起,大多数怯懦者只能四处奔波,躲避烽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被烧得一干二净。

    这时,扮演天使的罗马船只适时赶到,向安纳托利亚南部的难民们伸出援手,在他们感激的目光中,将他们送往昔兰尼加地区,营建新的家园。

    从夏季到冬季的几个月时间内,平均每天都有几十人坐上以撒提前安排好的各式船只,被送往比林奇的港口,充实绿山地区的人口。

    “就在上周,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派出的新任总督与当地的乌理玛们进行了会谈,要求他们约束穆斯林的行为,停止对于正教徒的迫害。”

    “现在,几个月的疯狂之后,南部海岸的形势已经逐渐平息,已经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副官汇报完毕,抬起头,看着两位将军。

    早在战争快要停息之时,易卜拉欣军团长就已经终止了在南部海岸的行动,原先流窜在乡间的士兵们坐上船只,回到波利斯城。

    易卜拉欣与奥尔汗对视一眼,交换一下意见。

    “这次任务就到这里吧,想必陛下也应该满意了。”

    易卜拉欣挥挥手,示意副官离开。

    “你们的陛下真是一位……”

    看着报表上的数字,奥尔汗王子张口感叹,却不知该如何形容。

    “一位狡猾的君主,是吗?”

    易卜拉欣笑笑。

    “一位狡猾的君主,一位可怕的敌人。”

    奥尔汗叹口气。

    “希望我永远不会摊上这样的对手。”

    易卜拉欣点点头,心中隐隐有些佩服。

    这个计划并不精妙,非常粗糙,明眼人稍微展开调查,便能够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是,只要宗教情绪的这团火点燃,再想熄灭,可就非常困难。

    穆斯林民众们很开心,因为他们终于完成了复仇,捍卫了真主的荣誉。

    逊尼派乌理玛们很开心,因为他们在这场斗争中大大削弱了正教会的影响,又吸引到一大批狂信徒。

    以撒也很开心,因为他又获得了一批对他感恩戴德的希腊正教徒,补充了稀缺的人口。

    奥斯曼中央不是很开心,但也习以为常——这个帝国从诞生之初,已经发生过无数次这样的事情。

    最不开心的当属被迫流离的希腊正教徒,在这场动乱中,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切。

    对于以撒而言,这次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抢来的两千多个杜卡特,也不是那些正教徒流民,而是一个可以持续破坏奥斯曼地方统治的方案。

    奥斯曼对于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有反抗精神的民众早就被清除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