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章 蔷薇与巨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82章 蔷薇与巨炮 (第1/3页)

    圣诞节的钟声敲响,宣告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以撒的指示下,整个昔兰尼加王国进行了大范围的庆祝活动,新老教徒们共同欢庆佳节,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一次,以撒没有省钱,在各大城市大办特办庆祝活动,与民同乐,甚至有些刻意。

    没办法,以撒的领地民族成分复杂,实现民族认同非常困难,以撒干脆选择了更为实用的宗教认同。

    利用宗教情绪将各支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周边虎视眈眈的穆斯林势力。

    短时间来看,这种政策效果非常不错。

    之后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只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旧年已逝,新年的钟声敲响。

    对于整个欧洲来说,1450年注定是纷争的一年。

    西欧,立志收复失地的法王查理七世联合布列塔尼公爵,准备收复英格兰国王占据的法国领土,将侵略者赶下海。

    法王查理登基以来,对整个法兰西的财政和军事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起直属于王室的财税机构和常备部队,使法兰西王国摆脱了对于大封建主的严重依赖。

    而对岸的英格兰王国,则是深陷权力斗争的泥沼,国内贵族经历了长久的英法战争,却并没能换来什么利益,这导致他们对继续参战兴趣缺缺。

    英王亨利六世有着不少常人没有的优点,品德高尚,慷慨大方,勤俭节约,高雅脱俗,信仰虔诚。

    但是,作为一个国王,除了先天的精神病,他有还一个致命的缺点——极致的软弱。

    他的妻子,安茹的玛格丽特是个精明而强干的女人,权欲极盛,把持朝政,立志收回亨利六世曾经下放给贵族们的权力。

    多方博弈之下,整个英格兰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安静。

    兰开斯特家族,这一朵盛开在英格兰和法兰西的红色蔷薇,即将迎来接二连三的疾风骤雨。

    巴尔干半岛上,刚刚平静下来的阿尔巴尼亚风波再起。

    1448年的科索沃战役战败后,匈雅提孤身逃离,途径塞尔维亚时被大公布兰科维奇俘虏。

    杜拉德·布兰科维奇本来准备将匈雅提交给奥斯曼,换取苏丹的信任,后来在国内亲匈牙利贵族和教会的极力劝阻下,不甘地将匈雅提释放,代价是一大笔赎金。

    收到赎金的布兰科维奇立马将钱袋交给穆拉德二世,谋求一方苟安。

    匈雅提逃回国内,威望已经大不如前,再也没有之前发动瓦尔纳十字军时的意气风发。

    “我已心力交瘁,无力再次组织起一次庞大的十字军,年轻的战士啊,希望你能够继续奋战下去。”

    在给斯坎德培的信上,白骑士匈雅提如是说。

    斯坎德培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举起基督的大旗,对抗奥斯曼的大军。

    整个1449年,斯坎德培率军蹂躏了塞尔维亚的土地,狠狠将布兰科维奇这个铁杆叛徒教训了一顿。

    塞尔维亚大公无力抵挡斯坎德培的兵锋,向穆拉德二世求助。

    穆拉德二世立刻派出博雅尔帕夏前去援助塞尔维亚,同时大军压境,迫使斯坎德培守卫本土。

    巨大的军力差距下,斯坎德培留在塞尔维亚境内的军队屡战屡败,阿尔巴尼亚人的士气逐渐下跌。

    于是,穆拉德二世对阿尔巴尼亚的衰弱深信不疑,准备一举荡平这个由叛徒建立起来的国家。

    1450年初,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点起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阿尔巴尼亚边境。

    奥斯曼的十万大军中,配备了强大的新武器——巨炮。

    这种毁灭性的战略武器总共十门,每门三米长,重五吨,一次可以发射重达0.2吨的巨型炮弹,专门用来应对阿尔巴尼亚坚固的山脉要塞。

    顿时,整个欧洲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悲观地认为,这一次,斯坎德培将葬身在奥斯曼的怒火之中。

    “可是,风暴从来不会击垮伟大的战士,只会衬托出他的英勇。”

    黑城堡中,面对阿尔巴尼亚的使者,以撒如是说。

    为了应对穆拉德二世的入侵,斯坎德培派出自己的侄子,卡斯特里奥蒂家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