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药仙堂 (第2/3页)
仙堂”横扫京城药行。店铺之外可谓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在“药仙堂”开业期间,也有不少的药行将手里的药做成药丸出售,可是药丸做出来之后药效平平,味道远没有“药仙堂”来的好,最后砸在手里卖不出去,渐渐这仿药的越来越少。
当然,如歌也不想弄得其他的药行医馆没了生意,树立过多没有必要的敌人。便如同锦绣坊的运作流程一样,与京城其他的医馆药房签了契约。其他药房医馆可按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从“药仙堂”进货,若是提供“药仙堂”需要的草药原材料,最多还可再降低三成。“药仙堂”的原材料单包含数千种药材,各个药房医馆在其中挑选供应的种类。在月中将草药送到药仙堂登记造册,由“药仙堂”的伙计过秤。“药仙堂”在确定草药的价值及重要性定后各个药房医馆的从“药仙堂”进货的优惠价格。
可以直接进药,药丸药效经久不散,价格又低于市价,提供原材料还可优惠,这样的好事在哪里找。在“药仙堂”的种种政策之下,不止京城就连周边的城镇的药房与医馆也纷纷与“药仙堂”签了契约。
三个月时间的过去,京城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寒门小户都认准了“药仙堂”的的字号,大量的银两随之着滚滚而来。
“闲月阁”内,正在缝补衣物的烈氏满脸诧异的看着如歌递过来的箱子。在如歌的示意之下打开箱子取出箱中之物。
“歌儿,这是・・・・・・?”看着手上十几张铺面的房契,还有一整叠厚厚的银票,翻了翻那本厚厚的账册。半晌,烈氏都找不回自己的声音。
以往只知道女儿如歌手下已经有几间收益甚好的铺子。没想到却是好到了这种程度。一间铺子一个月进账就是几万两。想到那日自己亲自去取的那件送给老夫人的百寿图样的带着银边貂毛皮袄,听见那件皮袄价值上千两,还为女儿心疼银子,没想到却是自家铺子的出品。
“这是京城内所有锦绣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