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3章 大胜啊,定要大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3章 大胜啊,定要大胜! (第2/3页)

上之事,泉州又山高皇帝远,才让这些胡商坐大。

    乃至此时此刻,诸般教派都在泉州扎根,从祆教景教,到婆罗门与清真,应有尽有,千百年后的泉州,依旧可以看到这些教派的教堂寺庙之类的遗迹。

    许多教派,也有在往内地渗透的趋势,乃至大宋朝诸般教派之乱,不能不说其中也有影响。

    泉州的胡人,那已然是数万之多,广州次之。

    所谓马可波罗后来写的刺桐港遍地是黄金,就是此处。

    苏武既是知道此事,且他此时又格外在意海贸之事,那自然就要下手。

    推荐官员去泉州,乃至还要带兵丁去,说来说去,当还是卢俊义,刺桐港不能用中原之法,就得来硬的。

    陆地上要硬,乃至强取豪夺,海上更要硬,要建立一个新秩序出来。

    还有一点,苏武记得卢俊义说过,建造大海船,还是广州泉州那边建的好。

    那就直白一点,就把泉州控制住。

    昔日那些水军,自也可以一用,只管让卢俊义去用。

    卢俊义倒也不要什么大官,就提举泉州市舶司。

    苏武还要海船做什么?

    此时舆图上的,都是西边的战略,东边的战略还没有,苏武眼睛盯着渤海,谁说渡海作战在这个时代不现实?

    从汉朝起,大军从就渤海渡去三韩之地,去那朝鲜半岛。

    到得不远之后的元朝,蒙古人都知道渡海去打日本。

    而今苏武,又怎么不能真正大军渡渤海去?一旦女真大军南下,便让精锐之兵从鸭绿江登陆,直插女真老巢。

    大战略,都在苏武心中慢慢成型,加强燕云城池关隘之防线,从河套入草原去与女真对峙,压缩女真的空间,渡渤海去抄女真老家。

    用钱用物用人数,堆也要把女真堆死去。

    这才是苏武一直秉持的战争最正确的运营思路。

    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苏武的马得赶紧走了,燕云是不可能养得起的,也养不了,得赶紧往河套去,那里才养得了这十数万匹马。

    既然大战略已然定下,那自是苏武一道一道公文奏疏去发。

    苏武在说,宗颖提笔在忙。

    许贯忠与吴用等人在旁查遗补缺。

    物资更要不断运来,粮草为最,人员也在不断迁徙,昔日在东平府外的那些作坊与工匠,也要迁徙来大部分。

    那边再扩充再招人,这边也要建起来,再扩大。

    凌振先不来,因为东平府交通便利,乃至京东两路之内,矿产丰富且都有开采。

    苏武在打造双大本营,乃至再往后,燕京兴许才是真正的大本营。

    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军将家属。

    程霁月带着孟玉楼也来了,这是搬家。

    孟玉楼自还经营正店,燕云之内律法依旧,寻常商户是不能酿酒的,正店的牌子,可以分出去,但一定让孟玉楼来垄断源头。

    控制整个燕云的酿酒,这是一笔极大的进项,不可小觑,其中之暴利,几近盐铁,甚至有时候可超盐铁。

    东平府的正店,暂时交给冬欢打理,便也是东平府的那个孟娘正店,与孟玉楼之后要掌管的生意来比,不过九牛一毛,因为京东两路,垄断不了。

    程霁月真来了,挺着大肚子来的,她本生产完之后再来,却是非要此时此刻来聚。

    也好在一路官道都很平坦,乃至还可以走一部分水路,不算如何颠簸。

    苏武在王府里见到程小娘的时候,不免也有埋怨:“何以这般还赶远路来?”

    程霁月幽幽一语:“妾身想着,无论如何,也当让夫君先见孩儿一面再出征……”

    便是这一语来,苏武埋怨的话语也都堵住了,却又说:“出征之日已然定下,倒也不知……来不来得及……”

    这话不假,头前早有会议,出征的日子,已然也只有二十来天了。

    “妾身知道,进城之时问过了,许来得及……”程小娘脸上自有委屈。

    紧赶慢赶,却还是赶了一个未知数。

    何以有这般执念?自也是想着,当生个儿子吧?也好让苏武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有儿子了……

    世事无常,其他的,不敢多想,一想不免心慌难安……

    苏武叹息:“唉……先去歇着,好生歇着,我这里事多,稍后派个人去寻你兄长,让他来看看你……”

    苏武实在是忙,但其实程浩也忙得紧,但再怎么说,也当赶紧来看看妹妹……

    程霁月自还是满脸委屈,但并不多言,轻轻嗯了一声,迈步往王府后宅去。

    也只看得这前院里,来来去去,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出征在即,骑兵四万五,马匹十数万,工程量只能用“浩大”来形容。

    自也要与东京上奏,将要出征之类,什么时日,路线如何,要达到什么目的……

    东京城内,天子龙亭,新人有程万里、刘延庆、李纲、秦桧。

    旧人也有,白时中与李邦彦暂时还在,王黼身体好,命也好,被及时寻来了……

    梁师成,却死了,不是死在去路上,被追上死在回来的路上,一时激动之下,连日快走,一病就死。

    这个时代的人,真就是一病就死,年纪大了更是如此。

    倒是赵佶身边,也还有宦官老人,贾祥,算是中青一代,此时伺候在旁,也深受赵佶信任,乃至此人还有点本事,造作之本事,建筑学。

    议事。

    议的就是苏武出征之事,也还议枢密院奏来的那些功赏之事,自也就是苏武从燕京送来的……

    天子在说:“枢密院奏上的那些,朕粗略翻了一下,无甚不妥,就按此办理……”

    刘延庆只管点头:“遵旨!”

    “也说这出征,往西出征,是否有舍近求远之嫌?苏卿的奏疏,朕倒是仔细看了,其中道理自都是不差,但此般多少有些……当然,朕不是对苏卿有何质疑,把诸位召来此处,便是议一议此事,既然有强军在手,何必舍近求远,不若就出燕云往北,与女真来战,进可攻退可守,岂不更省时省力?如此也可把女真主力之军困在辽东之地难出草原,岂不妙哉?”

    天子一边说着,一边左右去看……

    程万里立马皱眉看了看刘延庆。

    刘延庆岂能不说:“陛下,女真骑兵之勇,轻易不好与之对垒,所以,苏相公才有此策,此稳妥之策也。若是轻易出击决战,就怕一战不胜,反而大伤元气!”

    程万里便也来言:“是啊,子卿养出这些骑兵着实不易,我大宋骑兵本就少,马匹更也难以补充,如此西出草原,若是顺利,还真可有那么补充之处,来日许决战就是容易之事!”

    天子又看去人,先看王黼,王黼不言,再看李纲秦桧,自也不言,乃至还看了看贾祥,贾祥更是一点都不懂。

    天子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