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4章 开府,开琅琊郡王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24章 开府,开琅琊郡王府! (第1/3页)

    会去!

    童贯慢慢点着头,说了一语:“陛下在等你……”

    这个陛下是谁不必多言,苏武只答:“嗯,我知晓……”

    随后苏武又说:“枢相在此处安心就是,慢则一年,快则近日……”

    “好!”童贯看着苏武,目光里有一种复杂。

    苏武得去忙了,许多事要忙,最先要忙的就是燕云招兵,更还要把招兵的信息传到河北去……

    河北自古出强军,乃至也多出强贼,如今河北之弱,不是河北人之弱,是这个朝廷之弱……

    招兵之事安排一二,苏武还要往军中去,诸多将领都来议事。

    很多事,如今女真撤了,西北诸军自也要归,不可能长久在此,乃至兴庆府之防务也要有安排,那边自还能倚仗种家两位老相公。

    大帐之内,诸事议得差不多了,苏武有话说:“诸位,而今燕云人丁损失惨重,这里土地平整肥沃,西北却又是贫瘠之地……我有一事要与诸位来说……”

    刘正彦只管一语:“苏帅吩咐就是!”

    苏武自也继续说:“往后定还有与女真之苦战,燕云之人不可深信,唯有自家兄弟才能倚仗,我有一想,便是问问诸位与各部军汉,有没有愿意拖家带口迁徙燕云者,发放来往路费,每一户之人丁,不论大小老少,每一口人皆发三十亩地,租发七十年,只交十税其一,愿入军伍自是最好,土地照发,钱粮照给,也是西北安稳许多,防线也短了许多,再养这么多军队,自也难做,来日朝廷定也要削减西北诸军之数,也要削减钱粮之用度,不若把军汉迁徙一些过来,如此,便是两全之策!”

    说完,苏武眼神左右去扫。

    刘正彦立马一语说来:“我自愿来,我第一个来,来此自也是再守边关,麾下军汉,且让我去说,愿来皆来,也如苏帅所言,来日朝廷定是要裁汰西北诸军之数,还不如早早寻个新出路,苏帅如此厚待,岂能不来!”

    姚平仲闻言也来点头:“那我自回军中去说去问,也帮衬苏帅好生与他们说项,不过这背井离乡,着实也不是易事……”

    苏武哈哈一笑:“自不强求!”

    但苏武心中有数,不论是给的土地,还是燕云生态环境,那着实不是西北黄土高原可比,军汉,本多就是社会底层,苏武这个待遇,关中愿来的许不多,但环庆、鄜延、熙河兰煌等地,只怕趋之若鹜。

    背井离乡自是不易,那说的是个人,若是举家迁徙,那自不同。

    且眼前之地,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已然是确定之事,不是去搏一个未知之事,自更简单许多。

    再有一个,如今,苏武在军中的信用,那是高到了无以复加,这件事,苏武信心十足,只要众人把事情说下去,不知多少西北军汉愿意迁徙来此。

    苏武继续再说:“愿意迁徙燕云的,自就登记造册,领了路费盘缠,签订契约文书,可组织先行归乡,只待迁徙之人回来了,诸部再各自撤回,如何?”

    “好,那就如此!”姚平仲回答着话语,也回头与众多西北军将点头。

    西北诸军终究是要走的,苏武这个办法,自是合理!

    苏武又说一件事来:“我欲在燕京筹建一个学堂,以讲武之用,就叫做讲武学堂,最近也无战事,也请诸位共同做一件事,便是编写讲武学堂里诸般战事科目之书籍,这事怕是不难吧?”

    苏武说着,便也笑着……

    众人闻言,先是意外,随后便也来答:“这有何难……”

    姚平仲也笑:“就怕误人子弟啊……”

    刘正彦也笑:“便是领兵之事,战阵之事,事无巨细说清道明即可吧?”

    苏武点头:“是也,诸位都是老战阵,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不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想起来的,只管说清道明!此事,便以朱虞侯来从中联络……”

    “好说好说……”姚平仲点头来。

    朱武也起身:“得令!”

    这件事,苏武想了许久,一直没有时间去办。

    苏武也是眼前许多问题要通过这个讲武学堂来解决。

    第一就是军将素质问题,军中军将的素质,着实有些参差不齐,甚至许多中层军将,压根就不识字,这个问题要解决。

    第二就是军将培养梯队,如今之军将,都是军功而升,那是因为战事多,这个办法其实难持久,一旦战事没那么多,军将素质就会更参差不齐,这个讲武学堂,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并非讲武学堂就一定能把所有军将都培养得极为优秀,而是说可以大大提升军将的下限。

    乃至,和平年代,讲武学堂培养军将,培养良好的风气,也可以多保持一些军队的战斗力。

    第三个问题最重要,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件事一定要开始做了,且还任重道远,这件事更需要一个抓手,就是一个切入点,苏武不可能苦口婆心去对每一个军将不断去做思想教育。

    但有了一个讲武学堂,那就不一样了。

    乃至,苏武自己还要编写一些教材,一方面是思想教育上的,要让这些军将当真慢慢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而战,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道阻且长,但一定要马上开始。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关于大规模战役上的指挥调度,这是这个时代的军将极为缺失的东西。

    便是这个时代,不论领兵军将官职大小,皆不过团长旅长,极少有过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经验。

    昔日刘法,死了,再想就是种师道,也老迈了,种师中都不算。

    整个大宋,就剩下一个种师道,自也还有苏武,乃至种师道,其实经验也不多。

    这门课程需要开起来,多培养一些这般的军将。

    最后,还有军队文化知识普及的问题,先从中层军将开始,再往底层去!

    这些都做到了,才是能让一支军队不论是战乱还是和平,都能保持基本战斗力的唯一办法。

    军队建设,重中之重!

    正好,此番要大规模扩军,苏武初步想定,至少招十万强壮的战兵,辅兵另算……

    到时候,西北来的军汉,乃至京东许多军汉,都要重新整编,以骨干的形式充斥其中。

    既是这般手笔,那一切都要有一个新气象,都要与以往的军队模式有一定的进化,所以,更要多管齐下,一次解决!

    把所有必要的新东西,都一次性加入其中。

    会议开完,苏武立马开始拟定新军操练之法,操练倒是其次,队列也好,兵刃也罢,那都是其次……

    所谓操练之法,更多是这支军队的组织架构,军规军纪,待遇规定,思想文化,后勤管理,诸如此类……

    苏武事无巨细要规定清楚,便是要让麾下军将操练,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招兵,直接派出诸多小分队,带着钱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