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五章 猛志常在,渊默雷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五章 猛志常在,渊默雷声 (第3/3页)

人期待。

    ————

    秋风刮着刮着,把大地刮出了白霜,随后又开始掺杂一些白沫子,当黄海北岸开始结冰的时候,白沫子已经变成了鹅毛般大的雪,隆冬便也到了。

    漫天大雪中,程心瞻的云光洞却很暖和,茶香四溢。

    他看了看天色,日头快落下去,知道时辰要到了,便收起了手中经书,然后从火钵上取下了茶壶,随后又把钵里的碳球夹了出来。此炭仍在燃烧着,发出青色的火焰,却没有任何的烟,反而有种淡淡的木香。

    他不舍得浪费这「猫爪炭」——他自己取的名,此炭球一枚可燃一月之久,眼前这枚才烧了不到十日,他把碳球放到一个陶罐里,盖上盖子,炭便灭了,等下次取出点燃,便可继续使用。

    礼盒他早已备好,拿上便走。

    今夜崂东王府要摆宴,为世子加冕,他也受邀参加了。

    虽然程心瞻更喜小聚清谈,不喜大宴礼仪,但是毕竟自己开府的时候崂东王是亲自登门的,而且相约为友邻,如主人相邀而不应,那就太失礼了。

    他来到山脚,踏入海中,身上火光一闪,便融了冰,步入海中。

    黄海九路,除了一个京畿路外,其余都是以方位为名,简单易懂,海域划分比东海好认多了。

    以淮河入海口为界,划分了淮南路、淮北路;以济州岛为界,划分了济东路、济西路;以成山角为界,划分了成北路、成南路。在京畿之北、齐鲁半岛之南的这片海域,因为在崂山以东,便取名崂东路。在京畿之东、乐浪半岛之西的这片海域,即为乐西路。

    所谓上行下效,东海的两位大圣喜欢在海岛上面住,所以手下一应妖王头领都住在海岛上。而黄海龙君喜欢住海底,所以黄海的各路镇王都是把王府建在海底。

    程心瞻入海后,一路往西南走,不多时,便见到前方出现了一座灯火通明的海底巨城。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此,上次渡劫时随倪文钰入海,是往东南走,一路直达京畿龙宫,刚好错过了崂东路治所。海底极大,不像路上,是真正的地广人稀,方向差一点,终点就千差万别了。

    临近巨城,便见路边有巨石,上书「昌荣府城」四个大字。他继续向前,来到城门之前,在这座北城门上写着「拱辰门」三个字。

    这里已经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了。

    崂东王肯定是打过招呼了,门前有许多迎客的小厮,其中一个一眼就望到了只身前来的年轻道士,连忙来迎,远远就开始行礼,

    “敢问可是经师仙驾?”

    程心瞻笑着点点头。

    那小厮连道,

    “经师请,我家王爷早已盼君多时。”

    “有劳。”

    那小厮要传辇,程心瞻固辞不必,小厮没法,又不敢耽误时间,只好道了声得罪,便带着程心瞻往城中飞去。

    这昌荣府虽比不得龙宫,但也是一等一的繁华,比之陆上大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快,两人便来到一处富丽堂皇的宅邸前,大门匾额上写着:崂东王府。

    小厮领着程心瞻从中门进,一路直至王府正堂。

    此时,正堂里已经有七八人,正说说笑笑着,见程心瞻来了,崂东王燕正阳便往门口走,出门相迎。

    “经师来了!”

    燕正阳高声笑道。

    程心瞻递上礼物,笑道,

    “贺喜镇王,世子加冕,祝惟麟趾呈祥,克绍弓裘之业;龙光锡羡,永固磐石之宗。”

    燕正阳大笑,

    “哈哈哈!多谢经师吉言!”

    燕正阳伸手接过礼物,再转手交给跟在一旁的典仪官,然后侧身展臂请程心瞻进门,

    “经师,请。”

    “请。”

    此时,正堂几人也都看向这位需要被镇王出门迎接的年轻道士,而程心瞻也同时把目光投向堂中之人。

    这里面竟有两个熟人。

    一个正是顾逸,这自不必多说,顾郡王受封于乐平,虽地处淮北,但是与崂东路相邻,对于这位忽然降临黄海的国舅与新封郡王,燕正阳不可能不请。

    第二个熟人就很让程心瞻感到意外了,并非心舒,也不是倪殿帅,而是一个同样很年轻的道士,早在几十年前曾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

    崂山弟子,薛立行。

    而这个道士同样第一眼就认出了程心瞻,眼中同样诧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